楚简《逸诗·多薪》补释(1)(3)
2017-02-27 01:08
导读:凡草土之道,各有谷造。或高或下,各有草土。叶下于 , 下于苋,苋下于蒲,蒲下于苇,苇下于雚,雚下于蒌,蒌下于荓,荓下于萧,萧下于薛,薛下于
凡草土之道,各有谷造。或高或下,各有草土。叶下于,下于苋,苋下于蒲,蒲下于苇,苇下于雚,雚下于蒌,蒌下于荓,荓下于萧,萧下于薛,薛下于萑,萑下于茅。凡彼草物,有十二衰,各有所归。[14]
夏纬英对此作了现代的解释,他说:
十二种植物,依其生地而言,各有等次。深水植物为荷,其次为菱,再次为莞。又再次为蒲,已是浅水植物。次于蒲者为苇,水陆两栖。次于苇者为雚(小芦苇),已生陆上。依次而蒌,而萧,而荓(扫帚菜),而薛,而蓷(益母草),而茅,生地逐次干旱。凡此所言,可视为植物生态学。图示如下:[15]
这里“苇下于雚”,可与“荓下于萧”并举。“苇下于雚”可谓之“雚苇”;“荓下于萧”,亦可谓之“萧荓”。而且“荓”古音为耕部,与“生”古音同部,可以押韵。《说文·艸部》:“荓,马帚也。”《尔雅·释草》:“萧,萩。”郭璞注:“即蒿。”《诗·王风·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孔颖达疏引陆玑云:“今人所谓荻蒿者是也。或云牛尾蒿,似白蒿。白叶,茎麤,科生,多者数十茎,可作烛,有香气,故祭祀以脂爇之为香。许慎以为艾蒿,非也。”[16]上海博物馆藏楚简《子羔》篇简三有“芺”字,我认为当读为“蒿”。而“蒿”即香蒿,也就是“萧”。[17]因此,中间一章第三句的第三、四两字补为“萧荓”,不但有文献的根据,也符合简文押韵和用词的要求。这样,我们也可以复原第二简。其简文当作:弟多=新=莫奴萧荓多=人=莫奴同生多=新=莫奴松杍_多=人=莫奴同父母∠。其残文当为十二字,其中重文四。第一简上端的残文尚不清楚,但“兄及弟淇,鲜我二人”以下当有三章,写出释文就是:
……兄及弟鲜,繄我二人。多薪多薪,莫如雚苇。多人多人,莫如兄[弟。多薪多薪,莫如萧荓。多人多人],莫如同生。多薪多薪,莫如松梓。多人多人,莫如同父母。
共3页: 1 [2] [3]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讀上博三札記
走马楼吴简中的建安纪年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