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及其哲学(8)
2017-03-03 01:12
导读:有三个理论形态是这种时代精神的真正代表:孙文学说,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孙文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是其主体性前提,民权主义是其工具性设
有三个理论形态是这种时代精神的真正代表:孙文学说,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孙文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是其主体性前提,民权主义是其工具性设施,唯有民生主义才是其实质性目标。所以孙中山认为:“人类求解决生存问题,才是社会进化的定律,才是历史的重心。”(21) 但孙中山未能找到解决中华民族生存危机的有效途径。这个历史课题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完成的:如果说毛泽东思想解决了中华民族的生存问题,那么邓小平理论就正在成功地解决中华民族的发展问题。
至于《周易》哲理的运用问题,我们所应把握的一个核心精神就是:“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你是什么样的人,存有什么样的心,你就有什么样的“易道”。这是因为,一方面,易道“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天文学家自然注意了“天道”,
地质学家自然注意了“地道”,我们常人当然首先应该注意“人道”的方面。此即“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的意思。另外一方面,“神无方而易无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随机应变。此即“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意思。不过在运用时,有一点是必须特别注意的:“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易道的运用必须以“善”继之,以“性”成之。换句话说,易道的运用必须发挥自己的善性、良知、天理良心。
最后,我想借此机会,对刘大钧先生的慷慨赐序,表示由衷的谢意。
黄玉顺
2000年12月
记于四川成都锦江之滨
注释:
(1)黄玉顺:《易经古歌考释》,巴蜀书社1995年版。
(2)只有非常零星的研究,例如拙文《生命结构与和合精神——周易哲学论》,载《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第1期。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3)我们这里所说的《周易》,是指的通行本,即“十三经注疏”本。
(4)《汉书·艺文志》。后来朱熹又加上周公,提出“人更四圣”说。
(5)参见拙著:《易经古歌考释·绪论》,巴蜀书社1995年版。
(6)至于这些符号最初究竟象征的什么具体物象,则有很大争议。例如例如—、- -两个符号,有人认为象征的男女的生殖器官,如郭沫若先生;有人认为出自数字的奇、偶,如张政[火良]先生。还有八卦,旧说认为象征的天、地、雷、风、水、火、山、泽。诸如此类,迄无定论。
(7)孔颖达:《周易正义》。
(8)《周易正义》。
(9)《易·观》。
(10)《易·系辞传》。
(11)《庄子·天下》。
(12)老子所谓“负阴而抱阳”亦此意。
(13)王夫之:《正蒙注·太和》。此种观念始于西周。
(14)《说文解字》。
(15)《论语·颜渊》。
(16)《朱子语类》卷94,谓理与阴阳为同构关系。
(17)《夫妇论》。
(18)周易哲学的“本体”应从两个方面去看:从粗陋的宇宙论角度去看,其本体是自然“天地”;从本质论、亦即从真正意义的本体论的角度去看,其本体是“太极”“阴阳”,这并不是实体,而是一种逻辑结构。
(19)参见乔姆斯基《笛卡儿语言学》。
(20)《二程遗书》卷二。
(21)《三民主义·民生主义》。
论文出处(作者):
社祀与殷周地缘政治
朱熹与王夫之的性情论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