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普法战争作品浅析]“隐藏”的艺术(1)(5)
2017-04-09 01:10
导读:譬如《一次政变》,故事中一直看不到战火的硝烟,凶恶的普鲁士士兵,但是多年的对外战争和国内政变,已经使法国人民麻木厌倦。特别是当拿破仑三世
譬如《一次政变》,故事中一直看不到战火的硝烟,凶恶的普鲁士士兵,但是多年的对外战争和国内政变,已经使法国人民麻木厌倦。特别是当拿破仑三世在色当兵败于普鲁士军队后,整个法国都感到喘不过气来。一个新的制度还未来得及建立健全,便被另一个推翻。人们还未适应新的政府,便莫名其妙的换成了另一个政府。于是,一切的价值观、一切的法则、一切的秩序统统被打乱。针织品的商人们变成了代行将军职务的上校;小市民们变成了临时的战士。这些人以前只耍弄秤杆,现在手中拿了武器,操持上步枪,都高兴得几乎发狂。他们常常处决无辜的人,为的是证明他们会杀人。看到这里,我不禁为当时的法国感到悲哀。一个强大的国度,如果丧失了秩序和法律的约束,后果一定是不堪设想的。就像我们的主人公玛萨雷尔医生,他本来应该坐在整洁干净的病房里为病人去处病痛,但是在"如火如荼"的革命热潮中他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和社会角色,竟然头脑发热地投入到这场毫无意义的战争潮中。十五天的功夫,他居然设法说服了六十三名农民和镇上的小商人,和他一起成为法国动荡年代的乌合之众。这些人和他一样,不懂革命的意义,更不明白自己所处的环境。虽然玛萨雷尔一再声称自由自主马上将属于法国人民,并痛斥拿破仑三世的残暴懦弱,但对于法国百姓来说,他们对每一届政府的承诺早就麻痹,对于他们来讲,无论谁来执政,无论谁当主人,他们的命运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贫困和痛苦。每一次战争,每一届政府只会使他们死更多的人,损失更多的金钱。因此,当玛萨雷尔医生热情激昂地宣讲那些革命的真理时,他们用无动于衷来回应他的热情,脸上找不出任何激动的表情。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俄国革命的镜子”的反映论的沉思——并非仅仅关于列宁
在社会中寻求自由:论格林的自由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