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事件后美国的文化悖论(1)
2017-04-12 01:08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9·11”事件后美国的文化悖论(1)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揭示了美国在“9·11”之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揭示了美国在“9·11”之后作为“新帝国”在一系列问题上所面临的文化矛盾:其帝国地位与其基本的民主价值观之间的矛盾;美国重新审视其社会的开放性,而实行一个较为强硬的移民政策,这对美国社会的根本特点——移民性 ——构成威胁;总统权力扩大,行政与国会之间的权力制衡受到了挑战;在理念上,美国政府可以反恐的名义而限制公民自由,可以说限制了美国价值中的核心部分;国际恐怖主义所宣称的宗教性,以及美国文化内部的宗教冲动,使美国处于十分尴尬的文化困境。本文指出,美国所面临的种种文化悖论从表面上看源于其反恐所采取的战略,即美国不是依靠现行的国际机制采取政治的手段,而是采取先发制人的单边主义的军事手段来对付国际恐怖主义,但其深层原因则是韦伯所谓的“攫取型道德”、天赋使命感,以及普世主义的美国主义。
关键词:美国社会文化/“9·11”/文化悖论
“9·11”事件后,美国国内社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总统的权力得到空前的扩大。美国的移民政策更为强硬。反恐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中心,改变了社会与道德情绪,爱国主义高涨。在美国公众中有普遍的不安全感。反恐成为美国国内政治和对外关系中的主要因素。在美国将反恐引向世界的同时,它也使自己陷于困境,从而面临一系列文化悖论。
一
“9·11”事件后,美国面临的主要的文化悖论之一便是民主制度与帝国的关系。由于美国在世界上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上都占绝对优势,它成为无与伦比的霸权和世界警察。正如丹尼尔·贝尔说的,“美国成长为一个帝国主义强国,……作为世界最强国,它在世界各地卷入(有时是主动加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即而来的意志的较量。这样,美国开始在世界上施加一种权威的影响,……” 【注释】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54页。【注尾】于是,它几乎处于所有人的怨恨与谴责之中。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美国无论是硬权力还是软权力都是世界第一。根据约瑟夫·奈 (Joseph S. Nye Jr.),软权力是通过吸引或劝导其他人或国家做你期望做的事,即期望其他人或国家采取你的目标。硬权力是通过使用胡箩卜加大棒的经济和军事的力量使其他人或国家遵从你的意志的能力。【注释】见Joseph S. Nye Jr., “Propaganda Isn餿 the Way,”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IHT), January 10, 2003, p.6.【注尾】软权力是“一揽子计划”,包括流行音乐﹑美国职业篮球﹑人权等,总之是“美国的生活方式”。根据罗伯特·库珀(Robert Cooper) 的理论,新帝国主义是指后现代国家动用它的国家力量(包括军事力量)来控制还是民族国家的现代国家,同时也制止前现代国家那些诸如屠杀之类的行为。【注释】佩里·安德森:《三种新的全球化国际关系理论》,《读书》2002年10月号,第7-11页。【注尾】
美国成为冷战后惟一的一个超级大国,对伊拉克的占领标志着一个新帝国的诞生。这个新帝国主义的特点是:(1)不再是以占领殖民地作为标志; (2)它是以对全球化的市场控制作为标志; (3)以绝对优势的经济和硬权力为后盾;(4)以软权力,即美国文化和价值为吸引力; (5)以先发制人为其战略; (6)它的目标是在全世界实行美国式民主,将美国生活方式普世化。
亨廷顿曾指出,建立全球帝国是不可能的,维护世界安全则需要接受全球的多元文化性。如果现代化和全球化造成的断裂存在于美国与世界其余地区,那么,那将意味着单边主义美国与世界其余地区的对峙。【注释】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 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368页。【注尾】丹尼尔·贝尔在谈及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时论及一个民主政体进退两难的困境。他指出,“帝国的角色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难以扮演的,因为它意味着国家必须承担起提供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的义务。如果这一切不能得到回报,就会在内部导致严重的紧张状态。”【注释】丹尼尔·贝尔:前引书,第255页。【注尾】美国的民主制度与帝国的关系反映了美国政治与文化的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