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文本·话语·主体:文学传统与交互世界(1)

2017-04-28 01:04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文本·话语·主体:文学传统与交互世界(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内容提
【内容提要】
将事物之间的“交互世界”作为“实存”来加以认定是一个重要的求知方法。“文本间交互性”、“话语间交互性”、“主体间交互性”等具有意义生成性,一定文学文本、文学话语、文学主体的意义,终究要到其与文学传统的交互关系中去求致和确认。
【关键词】 交互世界/文学传统/文本间交互性/话语间交互性/主体间交互性
  一、交互世界与求知方法《论语·子罕》记孔子之言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这段话体现了一个十分重要但历来恰恰被人们所忽视的方法论,那就是在求知活动中不仅要重视对于事物本身的考察,而且要重视对于事物之间交互关系的把握,甚至后者的意义更超过前者。后人对于这层意思的诠释可以说相当到位,何晏《论语集解》:“知者,知意之知也。言知者言未必尽,今我诚尽也。孔曰:有鄙夫来问于我,其意空空然,我则发事之终始两端以语之,竭尽所知,不为有爱也。”朱熹《四书集注》:“叩,发动也。两端,犹言两头。言终始、本末、上下、精粗,无所不尽。”钱坫《论语后录》:“端即耑,物初生之题也。物之锐者谓之耑,亦谓之末。叩其两端,揣其本而齐其末之说欤?”这就是说,孔子在答疑时,用以阐发事理、晓谕所知的方法是从问题所涉的两端入手,在事物之间的终始、本末、上下、精粗等交互关系中彰明问题。从孔子的这一方法看,他是将事物之间的交互关系作为后来黑格尔所说的“实存”(Die Existenz)来看待的,这里对于这种交互关系的作用的重视程度更胜于对事物本身。黑格尔是将事物与事物之间、特别是根据与结果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作为“实存”来看待的,他十分重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对于认识活动的重要意义。黑格尔说:“这个以实存着的事物为其总和的、表现得花样繁多的世界里,一切都显得只是相对的,既制约他物,同时又为他物所制约,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寻得一个固定不移的安息之所。”(注: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66页。)黑格尔在《逻辑学》一书中论及“实存”时还说:“根据转化为条件”,“如果某一事物具备了一切条件,那末它就达到了实存”。列宁对于这一思想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万物之间的世界性的、全面的、活生生的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在人的概念中的反映——唯物地颠倒过来的黑格尔这些概念必须是经过琢磨的、整理过的、灵活的、能动的、相对的、相互联系的、在对立中是统一的,这样才能把握世界。”“好极了!这跟绝对观念和唯心主义有什么关系呢?”“这样‘引伸出’……实存……倒是很有趣的。”(注: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53-154页。)总之,人的认识不应局限于通常认为实际存在的事物,而应进入到事物之间的交互世界中去,在根据与结果的交互关系之中认识事物、把握真理。20世纪以来,人们对于事物之间的交互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梅洛-庞蒂、德里达、卢卡奇、霍克海姆、阿多诺等人对此都发表过许多精彩的见解。特别要提到的是梅洛-庞蒂,他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交互世界”(interworld,法文为L'intermonde)的概念,不仅确认它的实际存在,而且将其作为看待和考察事物的基本框架和参照系。概括言之,梅洛-庞蒂关于“交互世界”的见解有以下要点:其一,在“交互世界”中,主体与对象、“自我”与“他人”并不是二分的,并不是相互对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体化的,它们的关系是“自我与另一个我”的关系,这种关系可称之为“主体交互性”。他在《知觉现象学》一书中指出:在人们的经验中,“存在着在他人和我自己之间已构成的一种共同的基础:我的思想与他的思想相互交织成一个单一的结构,我的语言和我的对话者的语言都是为这种讨论的气氛所唤起的,而且也都涉入一种我们两人都不是其创造者的共同参与的操作之中”。其二,这种“自我与另一个我”之间的交互关系消除了个人经验的隔阂,也消除了各自视境的个体性,达到了两种视境的会合和迭加。梅洛-庞蒂说:“在我的世界的视境中,他人并不是封闭的,因为这种视境本身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因为它会自发地悄悄进入他人的视境,而且也因为这两种视境都会合于一个单一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都是作为知觉的匿名主体的参与者。”因此他把置身于“交互世界”中的人和意识称为“复数的人”、“复数的我”和“复数式的意识”。其三,梅洛-庞蒂不同意心理主义和反省哲学所固守的二分法,以及对于主观因素的偏爱和理想化,认为终究是主客体之间的交互关系赋予存在以意义,“交互世界”是一个意义的世界。他在《可见的与不可见的》一书中指出:“在这里,没有野蛮的世界,只有一个精心创造的世界;也不存在任何相互的世俗化空间,而只有一个意义化的‘世界’”。当然,这并不是否定反思,反思仍然是需要的,只不过在通过反思的途径到达正确的认识之前,就已经“有我的生命与他人的生命之交织,有我的肉体和可见事物的交织,有我的知觉领域与他人的知觉领域之交叉,有我生命的持续与他人的持续之混合”(注:所引梅洛-庞蒂之语,均见弗莱德·R·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第2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以上对于事物之间“交互世界”及其作为“实存”的哲学认定,显然能够推进我们对于文学传统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为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当下的文学文本、文学话语、文学主体与文学传统之间的交互关系提供必要的理论根据。  二、文本间交互性“文本间交互性”(intertextuality)是讨论文学中事物之间交互关系的一个重要角度,也称“文本间性”、“互文性”,是指不同文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关系所造成的文本特征。这一概念的提出乃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对于文学研究来说,文本本身并不具有本体性,仅仅在文本内部寻求文学的意义是不够的,文学的意义要到文本之间去求致。朱莉亚·克利斯蒂娃最早提出“文本间交互性”的概念,她说:“任何文本都不会只产生于一位创造者的创造意识——它产生于其它文本,它是按照其它文本所提供的角度写成的。”(注:朱莉亚·克利斯蒂娃:《符号学。语义分析研究》,巴黎,1969,第284页。)从而所谓“文本间交互性”牵涉到两个文本,一是现有文本,一是已有文本,它是在现有文本与已有文本之间所展开的一场对话。因为在某个文本产生之前,就已有若干相关的文本存在了,这是前人创造并流传下来的文本。如果不把现有文本放进与已有文本的复杂关系中去理解,那就很难完全弄懂它的涵义。在已有文本中总是保存着社会群体的共同记忆,潜藏着整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它构成了文学传统这一巨大的存在。因此文学传统作为已有文本的意义生成功能值得重视,尽管与现有文本相比,它的意义生成功能相对曲折隐晦,但是它却更具决定作用。乔纳森·卡勒认为,在文学中,“为了理解一种现象,人们不仅要描述其内在结构——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还要描述该现象同与其构成更大结构的其他现象之间的关系”(注:乔纳森·卡勒:《文学中的结构主义》,《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33页。)。他所说的“构成更大结构的其他现象”,就是已有文本,也就是文学传统,正是它通过文本间交互性显示了产生意义的各种可能。朱莉亚·克利斯蒂娃进一步把文学传统称为“生成文本”,充分肯定了文学传统通过文本间交互性产生意义的可能性(注:见J·M·布洛克曼:《结构主义》,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98页。)。乔纳森·卡勒还说,在文学写作中有许多代码,人们就是按照这些代码来阅读作品文本的,“这些代码中有些是文学中处理的人类行为模式,包括人格、行为与动机之间的关系以及因果关系这些概念。另外一些代码则是一些文学的可理解性的模式,包括连贯与不连贯、可信与不可信的象征性推断、有意义与无意义这些概念。这些表示文学传统所提供的各种可能的意义的代码使我们能够离开作品本文对它做出看来可信或言之成理的理解”(注:乔纳森·卡勒:《文学中的结构主义》,《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37页。)。这就是说,文学传统在后世作品中通过文本间交互性产生意义有多种途径。这里乔纳森·卡勒大致是按照内容与形式的大类来区分的,如果要细分的话,可以说文学作品的意蕴、题材、人物、意象、风格、文体、技巧、手法等诸多方面,都是在作品与文学传统的文本间交互性中获得意义的。“文本间交互性”经常在现有文本与已有文本之间的修辞手法中表现出来。钱锺书在论述通感在中国文学中的运用时,指出“听觉与视觉的通连”是常见的情况,许多描写音乐的诗文“从声音想见形状”而形成特定的比喻手法,最早可以追溯到《乐记》:“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坠),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后来韩愈《听颖师弹琴》中“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白居易《小童薛阳陶吹觱栗歌》中“下声乍坠石沉重,高声忽举云飘萧”等句沿用了这一比喻,而关于“抗、坠”的最好描写是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王小玉说鼓书”一段: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似的,抛入天际。……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愈翻愈险。……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如一条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愈唱愈低,愈低愈细。……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
上一篇:底层话语与大陆知识分子的内部分裂(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