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格律诗史纲(下)(1)(3)
2017-05-05 01:10
导读:我们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热土啊, 哪一寸佳壤,没有亲吻过诗的犁头? 我们的万里海疆,蔚蓝色的田园啊, 哪一朵浪花,不曾推动过爱的轮轴? 不论
我们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热土啊, 哪一寸佳壤,没有亲吻过诗的犁头? 我们的万里海疆,蔚蓝色的田园啊, 哪一朵浪花,不曾推动过爱的轮轴? 不论发展速度,是百分之八还是九, 更重要的,是科学理智持续的步骤。 今天,有一个数字在撞击我的胸口, 这个数字让我夜不能寐,放开歌喉。 就像空中群星交辉,心头百川汇流, 哦,千载相逢的数字,可遇不可求…
———纪宇:祖国,有一个数字撞击我的胸口——献给建国五十六周年 邹绛,我国著名诗人、诗评家和翻译家,长期致力于中国新诗的民族格律化建设研究,他不仅编辑了各种诗刊杂志,编辑、翻译了大量的中外诗歌,而且坚持半个世纪的新格律诗创作和理论研究,为我国现代格律诗的成熟和规范化作出了巨大贡献。1984年,他编选了〈〈中国现代格律诗选〉〉(重庆出版社与次年8月出版)。这是历史上破天荒第一本这样的选集。邹绛的书前长序〈浅谈现代格律诗及其发展〉是格律体新诗理论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献。此文扼要总结了格律体新诗发展的历史,梳理了已有的基础理论,还将这一诗体与中国古代诗歌、外国格律诗,以至自由诗作了纵向和横向的比较研究。更有创新意义的是,他的编选体例。他按照当时自己给格律体新诗划分的类别来编排作品,并在序言中加以说明。而梢后出版的另一本同类选本仍然按诗人分类。 邹绛是这样分类的:一、每行顿数整齐,字数整齐或不整齐者;二、顿数个别出“格”者;三、一节之内,每行顿数并不整齐,但每节完全或基本对称者;四、以一、三两种形式为基础而有所发展变化者;(以上均要求有规律地压韵)五、符合上述四类的条件的无韵诗。遗憾的是,他没有为这几种类型的格律体新诗命名。 他的诗集《现代格律诗选》1993年6月由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搜集了1942年至1992年期间创作的114首现代格律诗。 站在|锦屏山||一片|苍翠中, 谁能|不感到||喜悦|和自豪煛 ∷是|大知然||慷慨的|馈赠, 更是|阆中人||精心的|创造。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锦屏山一片苍翠》 这首诗的大顿熤浮埃|”表示的较小顿停顿时间稍长,约占半个逗号时间的停顿,小顿用“|”表示,不仅要统一在第二、三步之间,而且还必须在两个“五字”之间。这样,大顿前后必须都只能各用1个两音音步和1个三音音步,这两个音步的顺序又是自由的,因此叫它相对固定。这种在自由的四步十言诗基础上孽生出的上“五”下“五”的“五五体”是现代格律诗在长期、大量创作实践中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 一棵棵|树木||展开|绿叶 一只只|鸟儿||展开|翅膀 绿叶|在树上||轻轻|摇曳 绿叶|在风中||轻轻|歌唱 她在|歌唱着||风和|日丽 她在|歌唱着||鸟语|花香 是她|带来了||新的|生机 是她|带来了||新的|希望 ——绿叶在风中轻轻歌唱 这首诗首节两行的音步和顿的安排为“3|2||2|2”,后三节的音步和顿的安排为“2|3||2|2”,同属上“五”下“四”的“五四体”四步九言诗。这当然也是在诗行中音步和顿自由排列的普通四步九言诗的基础上,孽生出来的格律化程度更高的新诗体之一。
一株|千年的|银杏||树立在|青城山, 她永远|激发着|我们||衷心的|赞叹。 伸展出的|枝条||高高地|拂着|彩云, 盘曲着的|树根||将山岩|抓得|紧紧。 她虽然|遭受过||一次次|刀砍|斧伤, 但繁茂的|绿叶||却依然|年年|滋长。 看着她|怎能|不想起||多难的|中华, 她不也|巍然|屹立着||重放出|鲜花牎 —《一株千年的银杏》 这首诗的诗行构成方式有两种:第一、二、五、七、八行,都是用2个两音音步和3个三音音步构成五步十三言诗行;而第三、四、六行,则是3个两音音步、1个三音音步和1个四音音步构成五步十三言诗行。虽然两者方式不同,却同样构成了五步十三言诗,这说明现代汉语条件下的新格律诗虽然音步种类多了,却也给了我们更为广阔的用武之地,可以创造出更多更富于特色的诗体来。 近年来,现代格律诗陆续受到了诗坛有识之士的重视,成立了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编选了《新世纪格律体新诗选》、《中国现代格律诗选萃》等,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又组织完成了《新诗诗体重建.格律体新诗》的编写工作,从理论上完成了新诗的诗体重建研究工作,为新格律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主要提纲为: 一、小引(诗国“少数民族”地位;恶劣的生态环境;创作、研究、译诗的合力;平仄暂付阙如) 二、对诗体名称和有关术语(顿、行、节)的选择 三、格律体新诗存在的理由 1、音乐性是诗歌与生俱来的特性 2、规则的意义 3、限制与自由的关系 4、民族的创作与欣赏基因 四、格律体新诗的节奏 1、顿的划分 2、顿的组合 3、行与跨行 4、节式 五、格律体新诗的三大类型 1、整齐式 2、参差式 3、复合式 六、格律体新诗的韵律(非韵化批评;韵部;韵式) 七、格律体新诗的无限可操作性 1、量体裁衣的一诗一式 2、固定诗体的可能性(十四行;八行体;六行体;新绝句) 八、格律体新诗的现状与前景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艰难曲折的探索,现代格律诗的发展现在才刚刚走得有滋有味. 有趣的是,这第三次现代格律诗的崛起,音乐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国现代格律诗的发展经历了产生发展、夭折消亡、重新兴起三个时期。从现代格律诗的发展来看,新中国成立之前,属于产生和创新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属于继承和发展时期。 :四、音乐文学是现代格律诗的宝贵财富 所谓音乐文学,是指主观上为音乐服务的文学。指歌曲的歌词,
戏剧的戏文唱词以及大鼓单弦、民间艺人的唱词等。 诗歌是音乐的孪生姐妹,是和音乐一起诞生的,词又是从诗中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和作为主体的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可以说,词的本质是诗的。现代歌曲中,每一首歌词都在追求格律的极致,有的歌词简直就是优美的格律诗。自古以来,都有诗歌为音乐服务,音乐促进诗歌发展之说,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古乐府是宫廷音乐的产物,迎来了唐诗宋词;唐诗宋词入乐,又诞生了元曲。作为新诗的一个分支——音乐文学,在整个新诗发展史上,特别是现代格律诗发展史上的贡献是不可忽视也不容忽视的。 音乐文学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对于诗歌的韵律美(节奏,音韵,旋律,双声,叠韵,连绵等)的追求与探索,始终也没有中断过。这固然要归功于诗歌和音乐的特殊关系,更重要的是音乐工作者的努力。 白天出来怕人见, 黑夜出来虎狼多, 穿的是破布烂草不遮身, 吃的是庙里的供献,山上的野果。 ——贺敬之、丁毅《白毛女》 想要逼死我,瞎了你眼窝, 舀不干的水,扑不灭的火, 我不死!我要活! 我要报仇!我要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