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从“新民”到“立人”:五四启蒙思潮的形成(4)

2017-08-04 04:44
导读:在对传统伦理进行批判和讨伐的同时,他们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中国传统伦理的思想文化根基孔子学说。一篇题为《排孔征言》中说:“支那者,政教混合

在对传统伦理进行批判和讨伐的同时,他们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中国传统伦理的思想文化根基孔子学说。一篇题为《排孔征言》中说:“支那者,政教混合之国也,亦恐惧,亦迷信,故至今日始梦呓立宪。……呜呼,孔丘砌专制政府之基,以荼毒吾同胞者,二千余年矣。……欲世界人进于幸福,必先破迷信;欲支那人之进于幸福,必先以孔丘之革命。”[11]在此基础上,他们热烈呼唤自由平等和人权。而且开始呼唤男女平等,主张妇女解放,认为男女同生于天地之间,因而同有天赋之权。《中国女报》、《女子世界》、《中国新女界杂志》等妇女报刊的出现,是妇女解放运动作为人权运动的一种表现在中国展开的一个标志。丁初我在《女子家庭革命说》一文中说:“君主之权力,人奉之,家长之权力,半人为之,半天赋之,其剥夺权利一耳,其禁削自由一耳。苟无权利,即为人奴;苟非自由,即为天囚。悲哉!悲哉!人禽之界,判此几希。论家国革命之先后,并无秩序之可言;论男女革命之重轻,则女子实急于男子万倍。”[12]
由此不难发现,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的思想运动已与维新派思想家们有很大的不同。而最大的不同是突出了人权观念。一些觉醒的人们已经认识到封建制度的种种罪恶归根到底是剥夺人权和践踏人权,因而开始为争取个人的基本权利而呐喊和鼓吹。人权意识在一代知识分子中迅速强化,他们强调人权天赋,肯定人们追求个人幸福和快乐的权利,强调个人的自主和道德的自律,呼唤个人自由和人格平等,从政治领域到道德领域,全面地确立人的最高价值。
但是,这种启蒙思想只表现于少数知识分子的言论之中,而革命派的领袖人物却象维新派一样把人的自由和权利为洪水猛兽。孙中山等人更多地显示了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而缺少对自由、民主和人权的热情。这位被称作“资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领袖,在思想上却恰恰缺少资产阶级思想成果中最具有永久性光辉的那些元素,恰恰没有获得资产阶级思想家的思想精华。为了完成他的革命建国大业,他象保皇党一样害怕自由和权利的学说,而且与他们一样试图通过强调自由的非个体性而剥夺人们的自由。在他的《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包括了民主自由和人权等一系列命题。但是,孙中山却一再强调:“我们革命党向来主张三民主义去革命,而不主张以革命去争自由”[13]他一直痛心疾首于中国人的“一片散沙”状态,在他看来,这种状态是因为中国人享有的自由太多。他甚至认为:“到底中国为什么要革命呢?直接了当说,是和欧洲革命的目的相反。欧洲从前因为太没有自由,所以革命,要去争自由。我们是因为自由太多,没有团体,没有抵抗力,成一片散沙,所以受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受列强经济商战的压迫……”他所希望的是:“打破各人的自由,结成很坚固的团体,象把士敏土参加到散沙里头,结成一块坚固石头一样。”[14]他认为推倒满情之后社会之所以出现那么多的混乱,就是因为自由太多。因此,他的主张是:“在今天,自由这个名词究竟要怎么应用呢?如果用到个人,就成一片散沙。万不可再用到个人上去,要用到国家上去。个人不可太过自由,国家要得完全自由。到了国家能够行动自由,中国便是强盛的国家。要这样做去,便要大家牺牲自由。”[15]他一再讲的都是服从命令,牺牲奉献,忠心报国。并且因此而对青年学生高喊自由的口号深恶痛绝。历史没有给孙中山掌握国家权利的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许是他的幸运。从他的三民主义思想看,可以说样样合于中国的专制传统,而且从来就没有准备给人民以自由,也从来没有考虑如何保护公民的权利不受执政者的侵犯。在他的眼里,卢梭的天赋人权说是有害而无利的。他说“象卢梭那些人,便说人人有天赋的权利,君主不能侵夺。由于卢梭的学说,便发生法国革命”。而他对法国大革命的看法是:“人民拿了充分的民权,便不要领袖,把许多有知识有本事的领袖都杀死了,只剩得一班暴徒……”[16]正是这种认识使这位华盛顿的崇拜者最终没有成为华盛顿,而且使辛亥革命应该具有的意义大大地打了折扣。
上一篇:儒学“独尊”之原因新探(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