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道中落:一种现代症候的隐微书写(1)(3)
2017-08-08 02:05
导读:书香缭绕的府第,诗礼传世的人家,孕育出一大批现代文学名家。他们往往少年时期就开始接续传统文化的血脉,为以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即便后
书香缭绕的府第,诗礼传世的人家,孕育出一大批现代文学名家。他们往往少年时期就开始接续传统文化的血脉,为以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即便后来走上了反叛封建宗法制度的逆子贰臣道路,童年的记忆依然挥之不去,那种与故乡血脉相连的眷恋情怀仍时时荡漾在他们的心间。对封建宗法制度批判得最彻底的鲁迅,曾不无感慨地写道:“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菱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唯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人时时反顾。”[3]229-230看似轻描淡写的语句里传达出的却是文学巨子浓烈的思乡情怀。巴金则称:“常常在傍晚,大哥和她们凑了一点钱,买了几样下酒的冷菜,还叫厨子做几样热菜。于是大家围着一张圆桌坐下来,一面行令,一面喝酒,或者谈一些有趣味的事情,或者评论《红楼梦》里面的人物。”[4]平实朴素的语句饱含着令人感动的骨肉亲情。因此,当家境衰败、成员离散之际,作家往往感受到人生的虚幻,世事的无常,悲哀凄婉的思绪溢满了他们的心怀。
如果说悲哀感体现了作家与旧式家庭之间割舍不断的伦理牵绊,愤怒感则凸显了作家理性意识深处的正义呐喊。从巴金的创作情况来看,巴金第一部批判家族专制的长篇小说《家》一问世,即以激昂决绝的姿态对封建宗法制度展开了毫不留情的批判。虽然文中偶见作者潜意识深处内含的恋家情感浮现,但吻合时代潮流的人民伦理叙事话语仍然以疾风烈火之势覆盖全篇。至20世纪40年代《憩园》出版,巴金昂扬横扫一切的气概已经减轻了许多,充斥文中更多的是一种深沉含蓄的顾及家庭改造的现实感。历经沧桑变幻之后的巴金,年轻时激情澎湃的心态去除殆尽,不再执著于推翻封建专制的盲目乐观中,而是把家庭问题向纵深层次推进,这也表明巴金的小说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曹禺在谈到《雷雨》的创作时,态度很明确:“我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里,看到过许多高级恶棍、高级流氓;《雷雨》、《日出》﹑《北京人》里出现的那些人物,我看得太多了,有一段时期甚至可以说是和他们朝夕相处。”[5]85“对旧的社会制度和统治者,我是痛恨的,什么时候你们完蛋了,我跟着一起死掉都心甘情愿。”[5]86在批判封建家庭文化方面,曹禺的态度是决绝的。另一方面,曹禺对传统文化美德又不遗余力地弘扬。“中国妇女中那种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我是愿意用最美好的言词来赞美她们的,我觉得她们的内心世界是太美了。”[5]102愤怒与眷顾杂糅的复杂情感导引着曹禺的创作走向。而东北女作家萧红在她生命的遗作《呼兰河传》里,祛除了左翼作家普遍具有的激情澎湃的叙事风格,采用平淡从容的散文式叙述来回忆童年的往事。萧红在生命之灯即将熄灭时,仿佛于冥冥中有了某种预感,坚韧不屈的个性使这位女作家没有自哀自怜,她微笑着面对死神的拥抱,参悟了人生生老病死的种种必然,将她创作生涯中最为夺目的艺术才华都展露在《呼兰河传》这部小说里,都献给了这片养育过她的黑土地,这座给了她欢乐,又使她痛苦的边陲小城——呼兰河。萧红与巴金﹑曹禺对待家庭的不同态度和他们幼年的生活经历不无关系。巴金出生于四川一个封建大家庭里,从小就感受到慈母的关怀和兄长的怜爱。虽然少年时期父母就相继逝去,但大哥的照顾体恤仍时时温暖着巴金幼小的心灵。生命的在偿性满足使巴金可以义无反顾地批判家族制度的负面效应,对幼年所感受到的亲情的回忆又使巴金的笔触始终流淌着一股温情气息。曹禺的父亲是一个小军阀,童年的曹禺衣食无忧,可丧母的惨痛却不时地刺痛曹禺稚嫩的心灵。“我一个小孩子,知道自己没有了亲生母亲,心情是十分悲凉的。听到那号声似乎是在呜咽,在哭泣。号声引起的伤痛,是心灵的寂寞和孤独。”[5]100父爱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母爱的欠缺,使曹禺冷寂的心灵获得了些许温暖。“我对我的父亲的感情也是很复杂的,我爱他,也恨他,又怜悯他。他是很疼爱我的,他盼着我出国
留学。”[5]101尽管曹禺厌恶这个死气沉沉的家庭,父亲的关爱却是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曹禺无法抵挡的。萧红的出生地是东北呼兰河城的一个乡绅家庭,衣食无缺,自小得到的关爱程度却不及巴金和曹禺。萧红的父母封建传统思想意识颇浓,对萧红的成长漠不关心,唯有年迈的祖父喜爱她,经常带她到后花园玩耍。祖父毕竟是隔代的疼爱,缺少亲生父母关爱的缺憾长久地压抑着萧红敏感细腻的心灵世界,促使她从小说的创作中寻求解脱。萧红潜意识内蕴藏的因生命的在体性欠缺而形成的对亲情之爱的渴望盘旋在她艺术世界的上空,造成她文学叙事散淡凄美的独特风格。也正是这种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诱导萧红退离左翼文学宏大叙事的前沿,返回童年纯真的世界,用小女孩般的童真叙事视角去观察苦难的人生,以宽慰生命缺欠亲情的苦痛。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卫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