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方法技巧的继承与创新(1)(2)
2017-08-10 06:37
导读:“法”的继承是一大进步。科学 历史学 家库恩指出:形成适当的规范,并由规范推进更深入的研究,是任何一个科学部门达到成熟的标志[6]。文学艺术也类
“法”的继承是一大进步。科学
历史学家库恩指出:形成适当的规范,并由规范推进更深入的研究,是任何一个科学部门达到成熟的标志[6]。文学艺术也类似,如绝句律诗的格律建立,代表着与推动了旧体诗走向鼎盛。“名人技”等新奏法技巧取代老式指法,标志着浪漫派钢琴音乐的繁荣。
为了维护已达到的繁盛,人们常会过分强调全盘继承而反对创新。就音乐而言,中世纪宗教歌咏与管风琴音乐风靡一时,文艺复兴的“新艺术”运动刚要发动,教皇约翰二十二世便发布圣谕,禁止对教会音乐作任何改动,并指斥有人“喜好出新花样,不喜欢唱旧东西”[7]33。当浪漫派兴起并对古典派音乐构成挑战时,德国文豪歌德却唱反调说:“音乐不能持有太新的东西,越古,人们越习惯于它”[7]109。他们的意愿是要保守已有成就,但阻断新陈代谢的后果,却是扼杀了“变法图存”、“革故鼎新”的可能性。
因为事物存在着在短期内保持原趋势而在长期内改变原趋势的规律,时代在前进,生活要发展,人们的生产方式、生存状态、行为习惯和观念态度,都会或渐或剧地发生变化,相应地,人们的情、趣、意、志也会改变。体现在音乐方面,就是舒曼说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听觉”[8],因而需要不同的音乐。后文我们将用“听觉”来代表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趣味与艺术倾向性,以简化叙述。
按照事物发展规律:“反者道之动”[9](事物总向对立面转化),必然导致新“道”不同于旧“道”,甚至与旧“道”相反。这就会使原来的“道”与“法”的保守与继承发生困难。一方面,原来的“道”与“法”越来越不合时宜,作用减退,沦为摆设。另一方面人们日久生厌,其受众“市场”萎缩,最后变得“曲高和寡”。只剩下极少数注重文化遗产的人士,担忧无人传承衣钵,边哀叹“无可奈何花落去”,边尽可能久地维持着这一文化遗产的一脉单传,不忍放弃。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其实,新陈代谢是普遍现象,也是科技与文艺生存发展的前提。文化遗产与工业产品一样存在着物理磨损与精神磨损。幸存者亡,易损而不耐磨的文化遗产,如果以为既已保存至今,也必可继续保存下去而一味保守,终将因时代、受众的注意与资源转移到更有吸引力的新生事物上,而被遗弃、消亡!只有那些历久弥新、与时俱进的精神成果与智力产品,才会通过创新而得到继承与发扬。例如粤语,保留了不少唐代的古音古词,只因使用者多且吸收新的语言成分,至今仍充满活力。
上述的前者固执于“天不变道亦不变”,终因拒变而消亡。后者将“天不变道亦不变”理解为天若变道亦当变、道变法也应变,终能在变动不居的时代,脱胎换骨,涅[FK(W][TP18pz1, 3.4mm。3.4mm,Z][FK)] 新生。所以,唯有创新才是最好的继承。
二、 知亡者存,必须创新但不是标新立异
创新在今天已是最常用词汇,只是许多人把创新混同于创造,结果把精力用于搞出前所未有的新事物,而没有真正用到创新上。按创新概念提出者熊彼特的说法,创新是形成一种新的生产组合,也就是为抓住市场机会,在经济领域引入新事物而形成新的生产力[10]。所以,当将创新用于文艺创作时,同样应关注其本质特点:①目的是抓“市场机会”,即当前与未来人们的广泛需求;②方式是引入此前未用过的事物,因此是该事物首次在本领域应用;③成功的判据是形成了新的活力,产生了良好效果。
由此可见,创新是有前提的。创新必定是认识到不创新就会被淘汰、消亡,并且看到了只有创新才可能抓住“市场机会”。知亡者存,正是有了“知亡”前提,才会导致寻找、发掘“市场机会”(在文艺中就是时代精神与社会需要)的努力,并继而开展构思创新方案的活动。
事物发展规律是有生之物无不有死,文艺作品与物质产品概莫能外。“音乐跟大自然一样,每当秋季来临,繁荣的花卉世界变为腐朽,从腐朽中又长出新的花朵。一切音乐作品都是人的创作,是一定个性、一定时代、一定文化的产物,因此总是包含一些使它早晚要消亡的成分”[5]54。这意味着那些悖时、过时的文艺作品的消亡具有积极作用:“化作春泥更护花”,它们如果“万寿无疆”,反而会扼杀新花生长绽放。这还意味着具有生命力的好作品,经受一番彻骨严寒洗礼,反而会经由创新而脱胎换骨,成为下一季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