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青年社会思潮的分析与预测化毕业论文

2017-08-13 06:46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青年社会思潮的分析与预测化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世纪之交,在思想领域高度活跃而复杂的环境中,社会思潮越来
    世纪之交,在思想领域高度活跃而复杂的环境中,社会思潮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注意。面对21世纪,中共中央制定的"十五"规划建议中,就提出了"要重视对社会思潮及其表现形式的和引导"。由此可见研究青年社会思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社会思潮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产生,反映一定的民族、阶级、阶层或社会群体利益,并具有一定的色彩和相当社会的思想倾向。它占有相当数量的从众,其传递过程一般是从知识分子到青年,再到社会群众。社会思潮对社会现实局面具有较大的影响,能够形成社会潮流并具有左右社会舆论的影响力;社会思潮围绕社会进程的主线进行,或推进、或干扰政府的进程。
    青年社会思潮是思想应该研究的重点课题。绕开社会思潮,就离开了人们关心的思想理论界的热点;回避社会思潮,也就脱离了群众的思想实际。青年 是社会思潮的一个关键性的载体。青年社会思潮中能够映衬出青年主要思想特征,也能够反映出青年普遍关注的理论与实践的。青年中积极进步的思潮需要我们去引导和鼓励,把他们从心理层面或不完整的理论形态提升到完整的理论认识的层面。对于错误思潮或反动思潮,需要我们去引导、教育,甚至开展思想斗争,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制度。因此,研究青年社会思潮具有突出的重要意义。
    青年社会思潮自身具有其发展变化的性。近年来的青年社会思潮的基本趋向,就能较准确地预测2001年青年社会思潮的前景。
    从总的情况看来,青年思想政治领域正气继续回升,但在青年思想政治领域的斗争仍将十分尖锐。这是因为,自从1998年以来在一定程度上泛滥的自由主义思潮,在2000年受到一定程度的批评。特别是由于中央思想政治会议的召开和一年来对思想政治的高度重视,高校党建会议的召开,以及批判***功的斗争的持续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思想政治氛围。在这样的基础上,2001年青年在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的正气将会继续回升。但是,由于种种社会原因,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也正在孕育发展,以图用自己的世界观和愿望影响党的"十六大"的方向。这预示2001年的思想政治领域仍然是一个充满"碰撞"的阵地。     一、青年拒绝邪教,校园批判"***功"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自从1999年7月22日打响批判"***功"的战斗以来,批判***功的斗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是,***功在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操纵下,仍然不断进行活动,干扰正常的进行,冲击安定团结的社会气氛。2001年1月23日,几名"***功"痴迷者在天安门广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自焚事件。这进一步暴露了"***功"的邪教本质和李洪志投靠西方反华势力、妄图颠覆我国政权的险恶用心。同时,也更加教育了青年和人民群众。全国大、中、小学校,掀起了"校园拒绝***功"的活动,促进了批判***功斗争的深入,更加自觉地维护学校思想文化阵地。
    在与"***功"斗争的过程中,广大青年唾弃了***功,保持了积极健成长态势。少数误入歧途的"***功"练习者,也有了较彻底的转变。2000年1月4日,人民日报头版以大篇幅刊载《一个博士生与"***功"的决裂》的文章,是清华电机系一名博士生的自述,介绍了他自己对"***功"的深刻反思和认识过程,引起青年界强烈的反响。首都各大报于次日均转载了这篇自述。思想发生深刻转变后的这位博士生谈出了自己的心得和教训:"我的教训再一次证明:一个拥有较多知识的人,并不等于有了正确的科学观,更不等于有了科学的世界观。""我是在改革开放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在思想解放的春天,看到的和听到的,多是对党所犯错误的批判和反思。而对党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带领全国人民战胜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伟大历史功绩却知之甚少;对于旧饱受列强欺凌的历史知之甚少;对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所取得的举世注目的巨大成就缺少真切的历史性感受。"他追究了自己之所以缺少政治敏感性的原因:"我上‘***功‘的当,与我年轻、幼稚有关系;与西方思想文化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关系;与以西方文化作标准衡量现实而日积月累起来的对现实的不满意大有关系。"他最后表示:"噩梦警醒,决心已定:今后要加强政治理论,努力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分析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做一名既有科学知识又有政治头脑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人民日报2000年1月4日第1-2版)这个转变是真实的。他明确地认识到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性,意识到自己的失误在于缺乏历史知识和西方思想文化的长期影响。这个认识是有一定的的代表性的,反映了青年的自省和正气。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人民日报对这篇文章加的编者按则指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这份自述还告诉我们,真理是有力量的,我们党是有力量的,党的思想政治只要入情入理,切中实际,也是有力量的。对于如何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这份自述也给我们以重要的启发和坚定的信心。"(人民日报2000年1月4日第1-2版)
    现在,从全国范围来看,***功对青年、特别是生的影响基本消除。尽管极个别的***功练习者仍然没有从***功的影响下解脱出来,但在良好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中,它已经失去了任何扩散的力量,不能侵蚀广生。
    在国家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的号召下,全国出现了"校园拒绝***功"的活动热潮。各个学校的纷纷自发成立"反邪教协会",并举办各种批判"***功"的活动。如,2001年2月12日,广东省大中小学校广泛发起"校园拒绝邪教"活动。840万少先队员、400万中、30万生参加了宣誓、签名、座谈会、主题班会等一系列活动,提高与邪教***功做斗争的自觉性。(南方周末,2001年2月15日第7版)在团中央和全国少工委召集的"依法反邪教,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座谈会上,青年法学家呼吁,切实保护未成年人不受邪教势力毒害。
    在这样的氛围里,青年生更加深刻地认识了"***功"的邪教本质。不仅如此,大部分青年生在"1·23自焚事件"后,更加追索"***功"现象出现的社会原因。在各校召开的座谈会上,许多生谈到思想理论、思想信仰、社会问题在"***功"蔓延中的作用。广大青年也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我们与"***功"的斗争不仅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科学与迷信的斗争,而是一场严峻的政治斗争。随着我们对取缔***功斗争的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提高,我们对***功的斗争就会取得越来越明显的成效。在未来的与***功斗争的过程中,青年特别是青年生将会一如既往,保持与中央一致的基本立场,不断提高对"***功"斗争的水平。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二、清醒审视全球化思潮,仗义维护主义的意识形态
    青年在思想方面的正气回升,还表现在对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拒斥和批评。全球化的思潮在的蔓延,衍生出各种各样的思潮。其中,以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为代表的衍生思潮,具体表现之一就是思想上的自由主义。这种思潮的主张者,以西方的意识形态为社会主流文化,力图否定和取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几年来,这股思潮通过出书籍,发文章,搞演讲,形成了具有相当冲击力的一股力量,对社会安定造成极大的威胁。这股思潮激起了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青年的反应。
    2000年3月29日,光明日报在第一版加编者按语发表了《一位生关于高校思想阵地的来信》,这封来信及光明日报的按语,旗帜鲜明地支持了青年的正气。编者按认为,这封信"反映和批评了个别人以给生作学术讲座、报告为名,在青年中散布西方腐朽思想,散布违反改革开放政策、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观点。这封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值得我们重视和思考。事实证明,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光明日报,2000年3月29日第一版)这封信,在当时思想政治领域十分复杂、背景不够清晰的情况下,亮出了一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难能可贵。无疑,它具有较大的号召力和震撼力。
    给光明日报写信的这位北京的研究生,在信中表明了自己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自由主义思潮的基本态度,反映出一代青年研究生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洞察力。他提出:"这位学者在演讲中竭力推崇主义,批判集体主义,直至批判社会主义;批判列宁建立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批判我们的领袖毛泽东主席及其领导集体开创的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认为那些年代干的什么事情都是错误的,荒唐的;大力鼓吹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以批判侮辱集体主义来抬高主义。我认为,这位学者不是在讲学,而是在给灌输一种思想--资产阶级自由化,而且他的听众大部分是刚入门的新生。"这位研究生对自由主义思潮的批评击中了要害,揭露了这股自由主义思潮反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而主张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否定人民共和国的和人民领袖的本质。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在文化领域,全球化下的自由主义思潮在90年代蔓延了更长的时间甚至跨越了新世纪。所谓"后主义"的"新潮"美术,公然自称是"反抗国家意识形态的手段",在不易被透视的领域大肆泛滥。油画《我的梦》表现了一个青年冲破一堵残破的红墙和象征马克思主义坠落的头像,向前奔跑的情景;油画《欣慰中的年轻人》表现了血淋淋地撕剥生灵为快事的情景;奇怪的是,这两幅油画都获得了全国首届油画大展优秀奖和银奖。这种毒害青年心灵的艺术倾向激起了关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命运的人们的担心和警觉。《文艺报》近日的署名文章指出,"如果美术界这已持续了十多年的现象再继续下去,怎能不使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对社会主义的那份情感遭受最无助和最痛心的伤害?又如何激发起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那份热情?""切不可被沸沸扬扬的‘艺术全球化‘、‘美术和国际接轨‘等鼓噪迷惑了我们,使我们丧失了清醒的判断力,盲从于西方现代派艺术这一腐朽文化。""看来,将历史唯物主义深入我们的文学艺术和研究中,‘努力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手段和机制‘,以提高全民的唯物主义审美素质,已是刻不容缓,否则,我们的审美领域乃至意识形态阵地将处于崩溃的极其危险的境地。"(汉伟:《美术,意识形态较量与争夺的热点》,文艺报,2001年3月1日第2版)这是艺术界对全球化浪潮的清醒观察,也是新世纪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力量在艺术界的呼唤。这一力量在2001年以后的日子里,会日益明朗强烈,形成对主旋律的一种民间式的呼应和支撑。
    青年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的活动在一些青年那里自觉地坚持下来。持续的,加上美国霸权主义干涉中国内政的激发,使广大青年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2000年陪同美国著名马克思主义者来华讲学的一位翻译员,人们都从他的一举一动了解到他的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他就是当年在89风波中闹得很突出的青年人。他后来认真读了马克思的《资本论》,彻底信服学说,才变成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近年发表专著《人类的希望在中国》的瞿湘,也是经历了类似的思想历程。他在该书的前言中说:"本书反思批判的种种学术误区,几乎都曾被我狂热地赞美、拥护过。……那时,我极度崇美亲美,一心一意以为,只要照搬了美国的一切,只要照着美国主流学者们推荐的东西去做,中国的富强、民主、文明就会如同免费的馅饼从天上掉下来。使我摆脱西方中心论、西方价值观思想桎梏的‘导火线‘是事件。这一事件后,如亚瑟般狂怒的我狠狠地打碎了心中亲美崇美的神坛,并试图沉静、读书、思考……我捧起了从前根本不会想到要读的马克思的《资本论》、列宁的《笔记》、黑格尔的《小逻辑》,同时,也闯入了卢梭、亚当斯密、李斯特、凯恩斯等等构筑的政治学领域。最终,《毛泽东选集》、《毛泽东哲学批注集》、《邓小平文选》等成为我最爱读的经典著作。""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反思与批判,使我最终完成了价值体系的重建,完成了从虽知爱国却不知怎么做才真正有益于祖国的小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主义者向革命民主主义者直至爱国主义者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的转变。"(瞿湘《人类的希望在中国》大众文艺出版社2000年 版第2页)这样的年轻人是一种类型,从爱国主义走向了共产主义,他们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和希望。 中国大学排名
    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之际表彰了"两弹一星"功臣。许多高校持久地开展了"两弹一星精神"的活动。他们邀请当年参加"两弹一星"研制的科学家来校作报告,观看《东方巨响--中国两弹一星实录》等影视片,召开座谈会、讨论会,结合实际展开讨论。这对青年生是一个进行共和国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契机,也是振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途径。生们认识到,社会主义的精神力量是无穷的。当年在国家经济条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我们的科研者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创造了世界的奇迹。如今我们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一定能克服各种困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通过这一活动,青年以事实为依据,对新中国、对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有了更加客观真实的认识。
    通过世纪末人们对既往百年历史的回顾和反思,青年站在跨越世纪的高度,对毛泽东的评价和向往达到新的高度。这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回归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主要表现在,青年学者研究毛泽东的著作众多,对毛泽东的理论和实践的追崇,以及在上畅所欲言,给予毛泽东以充分的肯定和颂扬。在跨越世纪的时候,香港的自由民意测验,把毛泽东选为千年伟人并名列前茅者。
    在毛泽东诞辰日前夕发表在互联网上 的文章竟然引来42篇共鸣的文章。一篇题为《为毛泽东辩护》的文章,以事实和雄辩反驳了所谓"毛泽东不懂经济",指出毛泽东"人本经济"的成功;反驳了对毛泽东人口政策的批评,指出了当时历史背景下人口政策的合理性;反驳了"毛泽东专权"的说法,肯定了毛泽东的民主意识和实践;反驳了所谓"毛泽东整知识分子"的说法,指出了毛泽东礼贤下士以及某些知识分子自身存在的问题;反驳了"毛泽东搞崇拜"的说法,认为崇拜毛泽东是灾难深重的中国老百姓解放后注重信义、知恩图报的正常反映;反驳了对毛泽东私生活领域的诽谤,揭露了捏造隐私、出卖信任的诽谤者只能是小人。作者以历史的方法评价毛泽东,指出:"当打开国门,看到外国的发达时,更有人埋怨毛;似乎要不是毛的错误,中国就应该如何发达,人民就应该如何富有。他们无视其他和中国建国时有相近国情、而远比中国落后的国家(如印度)的存在;只看到发达国家富有,而不看中国薄弱的基础和环境的恶劣。"(《思想理论信息》2000年合订本第319页)这组文章中还有一篇,题为《毛泽东当然不是神,因为他比神更伟大》。这篇文章指出,毛泽东彻底禁绝了危害中国几千年的烟毒、妓女、性病和匪患,建立了一个清明世界。"毛泽东根本就不需要由什么造神运动来神化他--因为他比神更伟大!"(《思想理论信息》2000年合订本第323页)许多人读了这些议论,觉得沉重而醒悟。也有人读了之后说"这都是感情化的 东西"。其实,只有后者的话才是感情化的东西,而以上那些年轻的评论者倒是富有理性的。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近来,青年学者房宁在最近完成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的课题成果中,撰写了《毛泽东:人格化民族意识释读》一章。并引用了两的话。一是西安在读了毛泽东的两篇哲学代表作后,说"中国需要精神之父"。一是青年学者韩毓海的话:"毛泽东思想的伟大力量不在于他解放了或重建了某种制度,而在于他解放和重建了现代中国人的心灵:他使自由、民主和人生来平等的信念深入到中国的每个角落和每个中国人心灵之中,甚至使古老和残暴的西藏奴隶制度因之土崩瓦解;他在这个不平等的资本主义现代世界上,还中国人民以做人的尊严,使这里的人民昂起头来,把‘敢想、敢做、敢实验‘作为走自己路的坚定信仰。无论历史发生什么曲折,制度会发生怎样的沉浮,要想在中国人民心中抹掉民主、自由和公正的信念,几乎已经是不可能的了。毛泽东思想在这个意义上不与任何一种制度共命运,因为他已经在中国土地上深入人心。"(房宁:《当代中国青年的国家、民族意识》结题稿,第90页)毛泽东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代表和化身,对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的回归,实际上是难得的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回归。
    在新世纪之初,青年中蕴藏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健康力量会以不可阻挡的气势,运用当代最先进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表现出新的、更加活跃的面貌。
    但是,在青年思想领域并非不存在问题。青年邓小平文选还不深入和普遍。通读过邓小平文选的不足15%。对历史的无知和欠缺,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对历史的无知,尤其是当代史,改革史,在他们眼里属于盲点。对于自由主义思潮的批评没有展开,阻力很大。还有人为1981年《中国青年》杂志关于潘晓来信讨论的处理结局翻案。责备坚持原则的同志;吹捧和理解持低调处理的人。这说明,青年思想界的情况还很复杂,某些苗头还孕育着新的思想斗争的风云。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利用互联网信息的先锋,但急需进行正确的引导
    人类迈入21世纪,互联网信息传播可能是体现全球化最形象的代表。自从我国1994年4月第一次与因特网实现全功能连接之后,互联网用户在我国以每年100%的速度迅速增加。用户1997年62万;1998年6月1175万,1998年12月210万;1999年6月400万,1999年12月890万;2000年6月1690万,2000年12月2250万。据互联网信息中心调查表明:85.98%的网民年龄 18-35岁之间;84.67%的网民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这说明,青年生和青年知识分子构成了网民的主体。高校走在互联网建设和利用的最前沿。1995年8月,因特网上的第一个BBS站点"水木清华"站开通,至2000年底,高校系统至少建立了60多个BBS站。据2000年6月的调查,网络用户每周上网的时间达16.54小时。82%的网民主要是获得和交流信息。这当然也就带来了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冲击和对方式的全面。
    除了方便生活和交流,互联网还成为青年积极开展思想的阵地。在这方面,青年仍然走在探索的前面。利用互联网开展的思想政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青年思想政治网站的建立。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互联网上的信息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反马克思主义的
    。这激起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对应行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站应运而生。
    第一个这样的网站是清华的"红色网站"。1999年4月16日清华汽车系王玉海、林成涛等几位年轻的党员,抱着"喊出我们自己的声音来"的目的,在一台PC机上催生了红网。红网的目的是创造一个便利的环境,为同学们准备好武器和详尽的史料论据,使大家随时随地都可以参与到理论的与交流中来。红色网站公开宣布"我们的旗帜是共产主义"。它的网页有:"辉煌五十年"、"十月的赞歌"、"新中国外交"、"澳门回归"、"五四"青年节、"开发西部"等主题,并不断推陈出新。"红色网站"面向校园中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党支部、党课小组等,还设有"园地"、"时事评论"、"来自我心"、"有朋斋集"等栏目。们在上面畅所欲言,尽情争论,年级辅导员也能够对们关心,对有困惑的进行解答。它推出的新频道"两课之窗",就开设有"在线答疑"栏目,同学们可以上网就中的疑难问题向老师咨询,相关的资料也将贴到网上,实现资源共享。网上渠道的开拓,使思想交流和理论变得更为经常和普遍。党课小组、团支部的活动、支部建设也纷纷上了网。如今,各支部从网上就可以迅速得知其他小组及支部正在开展的各项活动以及整个的状况了。 除了站点章程中明确规定禁止发表的(人身攻击,攻击政府、党和国家,色情)文章外,红网给予了参与者充分的辩论自由。党员不应该生活在"思想的温室"中,在具体的和生活中,青年随时都有可能遇到其它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而辩论则有助于帮助他们提高理论水平,增强对非主流意识的免疫力。通过辩论,党员可能更信仰马克思主义,也有可能发生动摇,这对青年思想的成熟和党员队伍的纯洁都不失为一件好事。清华红网,创立1年,计数器显示,该网累计点击量已突破44300人次,日点击量最高达500人次。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是迅速的。这也反映了青年利用新技术占领思想文化阵地的意识十分强烈。现在,这样的网站有许多种类。如:提供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著作和江泽民讲话内容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文库"( )。这些网站的鲜明政治立场从其网站主页的标题栏的题语就能看出来。红色网站:"宗马列之说,承毛邓之学,怀寰宇之心,立报国之志。""政治思想之窗":"建设因特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中国共产党在线社区":"永远爱她--中国共产党。"
    第二,参与引导BBS的舆论导向。
    BBS(Bulletin Board System)即网络中的公告栏。由于网民可以自由地在这里发表意见,与他人进行自由的对话,又具有匿名和超越时空交流的特点,很快成为年轻网民钟爱的对象。特别是校园的BBS,成为青年不可脱离的信息园地。
    中国第一个BBS的开通是1995年8月8日,即清华"BBS水木清华站"。之后,各校纷纷建立自己的BBS站点。目前,的BBS站点比较活跃的有:清华的"水木清华",北京邮电的"真情流露",北京的"未名",北京师范的"木铎金声",北京航空航天的"未来花园",电子的"一网情深",华中理工的"白云黄鹤",中国科技的"瀚海星云",复旦的"日月光华",浙江的"西子浣纱城",东北的"白山黑水",西安的"兵马俑",华南理工的"木棉"等等。
    由于BBS的环境极易形成少数意见主导舆论,及时、正面、柔和的引导成为关键的环节。青年在BBS上的主流导向就是由进步青年自己引导的。尽管BBS上的言论有一种自由、情绪化的倾向,有时爆发一定信息风险,但近年来,其发展的主导舆论是爱国主义的。同时,也出现了有效利用BBS的新途径。如,2000年6月18日,"士柏论坛"组织的青年政治学者与网友关于"当代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话,就使得许多网友口服心服。一个叫做"大嘴牛"的网友在对话末尾上帖子道:"再次谢谢教授,现在能真诚探讨社会主义的人实在太少了。"还有的青年,积极参与BBS的讨论,及时发布事实真相澄清事实,采取幽默的开释过激言论。可以说,青年是建设BBS站点的主体力量。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第三,充实校园信息网。
    随着各高校校园信息网的建立,青年生活的田地更加开阔。青年生、生在网络信息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走在了人群的前列。青年可以在网上搜索,查阅各种信息,网上购物,网上聊天,网上借书,网上注册,网上查阅成绩,网上听歌,网上看电影。网上服务的范围在不断扩大。某些高校还开通社区综合服务门户网站"我们的家园 ",其服务项目包括服务、海报服务、楼内服务、分类专项服务、其它生活服务、地图导航服务、网站链接服务。
    各校为了追逐运用互联网的潮流,积极推进互联网的建设。据2000年4月26日,清华校方负责人宣布,11栋研究生宿舍楼全部与因特网连通,本科生都将拥有自己的电子信箱帐号码,选课、入学登记、订票都在网上进行。当时,清华拥有4200台机,研究生拥有2500台。全校微机12000台,预计2001年达到30000台。
    生利用校园信息网做了许多有益的事,开阔了网络的使用价值。如:他们的网络信息中有,"救救我们血脉相连的兄弟","帮帮白发苍苍伤心欲绝的父母","请关注5月15日10:00开始的位于十食堂、西区饮食广场的募捐活动!"这是在一个星期内,发在BBS"水木清华"上的帖子,是清华水利系为一个因车祸受重伤的同学在网上发出的募捐号召,并被一些网友在不同的网站传播。来自四面八方的的问候和捐款活动的金额等统计数字,都能从网上同步获得。人们说,是互联网大大拓展了我们的生活空间,让陌生人彼此交换着爱心。(《北京晚报》2000年5月22日第30版)
    互联网的发展对于青年来说,也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人们重视。互联网信息反映和传播的快速广泛,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较大幅度地更新观念。必须及时恰当地对互联网信息作出反映,把舆论引导在萌芽状态。另外,平素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加强。在互联网创造的虚拟空间里,青年超脱了个性的一切客观限制,但摆脱不了自身思想道德水平的限制。这说明,不但应当开创性的研究网络道德,而且更应该把问题解决在青年上网之前的环节上。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四、爱国主义热情继续高涨
    爱国主义热情高涨,是世纪末的一大特色。21世纪将更加显露出它的价值。有些青年学者称自己强调民族尊严、民族利益、民族安全的爱国主义是民族主义,实际上这样的民族主义就是爱国主义的代称。目前英美国家学者所说的"民族主义"是特指在苏东剧变中出现的大国之内的分离主义。如,他们说的民族主义是指波罗的海沿岸的三个国家以及从苏联这个母体中分离出来的阿塞拜疆、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国家的行动。(埃·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97-199页)与西方学者的概念截然不同,青年在9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升涨的民族主义,是以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与主权、与尊严为目的的思潮。因此,它的实质是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今天和未来,将是中国发展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促使中国青年爆发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素的长期积累。这些因素包括:
    一是,全球化浪潮的冲击。自从美国当权者公开鼓吹全球化思潮以来,中国国内就出现了一股莫名其妙的全球化的狂热思潮。在这种思潮看来,全球化是最高标准,可以拿来裁决一切。他们提出、、文化一切都要"与国际接轨"。还有的一味宣传全球化的众多的好处和便宜。但是,也有人把话说漏了:最新一波的政治全球化是自1989年冲破柏林墙、冷战的结束和铁幕的消失开始的。全球化的有形动力是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无形动力是价值的一体化,民主政治与全球价值的一体化。原来,他们所说的全球化,就是继续消灭主义国家,最终达到西方意识形态的"一体化"。在全球化思潮面前,许多青年学者认识到:所谓经济全球化仅仅意味着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决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而全球化导致的最终结果必然是全球分裂化。全球化不会带来"全人类的 利益"、"地球村主义"或"世界主义",而只是西方利益的思想工具。发展中国家追逐全球化,只能落入"发展的陷阱"、西方的附庸。有的青年学者指出:"事实恰恰与全球化舆论倡导的相反,不是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而是逆之者昌,顺之者亡。"(韩德强:《全球化,别无选择?》,《环球时报》2000年7月14日第7版)有的青年学者了自己的思想发展历程:"苏联解体、亚洲经济危机、科索沃事件暴露的20 世纪的深刻矛盾,证明了今天我们必须反思’全球化’的必要性。中国人必须避免从一种教条蹈入另一种教条,富裕之邦并非真理之地,20世纪形成的国际格局带来的后殖民主义的危险,必须以我们的民族利益和国家安全作为逻辑起点加以认真应对。"(《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这种思想在《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一书的封底题词上,清晰可见:"所谓全球化的潮流中,中国人如何避免自我淘汰?""自由贸易的歌声中,中国的经济安全受到了那些威胁?""鞭挞民族自虐,呼唤中国民族意识;戳穿反华阴谋,探索中国突围之路"爱国主义或民族主义的思潮就是这样,以不可阻挡的气势升腾起来。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二是,美国霸权主义行径的激发。可以说,1993年8月美国以"可能运送违禁货物"为借口,强行拦截并搜查中国的货轮"银河号",中断航行33天;美国在一无所获的情况下,连道歉的姿态都没有。这种践踏中国主权的行径引起中国青年的义愤。后来,美国国会通过阻挠中国申办2000年夏季奥运会的决议,使得"12亿中国人民心中的圣火化为死灰"。向海峡派出大型舰队,摆出为李登辉台独势力撑腰的架势。这些都极大地伤害了中国青年的民族自尊,促使中国青年不得不发出《中国可以说不》这样的强音。1999年5月8日美国为首的北约向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发出的5颗导弹,炸死炸伤20多人,同时也炸飞了某些知识分子20来年中滋养起来的亲美情绪,炸醒了曾经对美国报有幻想的人。另外一方面,这场轰炸也炸出了中华民族新的危机感和正义感,炸出了包括一切华人世界的爱国主义精神。正在发动"纪念六四"的某些香港的校园内,收敛了昨日的宣传版,换上了"打倒霸权主义!"、"捍卫国土!"的标语。在义愤填膺的抗议游行队伍里,不仅有"打倒美帝国主义!"的呐喊,还有冷静的思考。北京师范一位女生说:"记得当时看《拯救大兵瑞恩》时,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感动于片子中所表现的那种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可是现在我发现自己感动错了,难道只有你们美国的母亲和孩子才是人,而其他国家的母亲和孩子就不是人吗?"华南师大的一位同学在游行抗议活动中说:"这是我有生以来与祖国和全国人民的心贴得最近的时刻。我清晰地听见了祖国母亲的心跳,感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生》杂志,1999年第6期)这种情绪和认识的深化,促成了爱国主义精神的持续高涨。
    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潮的表现多种多样。首先是出版了一大批著作和。著作有:《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碰撞--全球化陷阱与中国现实选择》,《人类的希望在中国》,《威胁中国的隐蔽战争--美国隐蔽经济战与改革陷阱》;有:《试析经济全球化的五大神话》,《关于全球化进程的几点认识》,《全球化仅属于富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是中国当务之急》等等。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在这些论著中,中国青年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潮的主要观点是:
    第一,在所谓全球化的,世界格局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西方列强的本质没有改变,其独霸世界、奴役世界的野心没有变化。
    第二,中国在全球化潮流面前,所处的国际环境有恶化的趋势,中国的生存空间日益狭小,国家安全受到威胁。
    第三,中国不应该抛弃民族主义,而应该复兴民族主义,用民族主义整合涣散的国民意识。
    在这一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潮下,青年出现了民族正气抬头的情况。北京的在克林顿面前义正词严提出对美国霸权主义的质问;报刊上曾经披露并支持了在中日劳资冲突中,坚持民族尊严,宁可辞职,不向日本人下跪的中国青年职工;乘坐日航班机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中国公民,诉诸国际法,向日本航空公司讨说法;清华一年级自费筹建"保钓网站",开列出爱国主义的8个专栏。清华马克思主义会2000年度的活动安排,就有:"关注WTO","我的事业在中国"。南京化工努力营造留人环境,近10年留学人员20名全部学成回国。
    在开放的环境下,由于多年的精神文明建设"一手软"及其他原因,青年中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国家意识并非不存在。一些人继续宣传着西方自由主义思潮,而部分媒体仍然为之炒作。甘当美国人孙子的所谓"孙子战略"还有一定的市场。虚幻的全球化"美景",仍然在欺骗着某些善良的青年。
    在思想文化领域,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忽视。盲目宣传"与国际接轨"和"泛市场化"的思潮仍在扩散。某些畅销的青年报刊,真是言不及社会主义,其风格已经学得与资本主义世界的报刊类同。生活方式领域也不平静。某些媒体的狂热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生活的国度和传统文化。大肆炒作"青年争过情人节"就是一例。青年过情人节,这本来无可厚非,愿意过这样的节日,让他们过去就是了。但媒介的炒作,确实让人感到出格了。2001年2月14日,北京娱乐性的《信报》,当日共32个版面中,竟然有10个版面都是炒作情人节的内容。其大标题有"今天属于巧克力玫瑰花","’我爱你’也来凑热闹","2·14台北也疯狂","玫瑰倘卖无","情人节是啥玩意儿?","双人之夜的七种武器","好莱坞明星’卖吻’求荣","’上天入海’只为爱情表白","到最浪漫的地方,说最浪漫的话","浪漫日子情话速递"等。在《玫瑰倘卖无》一文中还报道,平时5元一朵的玫瑰花,在2月14日卖到15元一朵。该报第2版还报道,北京青年宫举办"烛光电影晚会",放映四部描写爱情与暴力的境外电影片。为了不得罪更多的报刊,就仅举此一例。青年过洋节,炒作到这等程度,实在不像中国人干的事情。这些报刊除了知道赚钱和追时髦,还懂不懂别的什么?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但是,令人欣喜的是,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思潮十分强劲。它以不断发生的事实为基础,具有雄辩的说服力。在它面前,自由主义和投靠西方的诡辩退避三舍。将来,它会不断为我们中国人思索自己的前进方向和具体举措,提供清醒、可靠的思考。
五、对反腐败前景寄予较高的期望
    相比之下,青年对反腐败的进程更加关注。由于中央加大反腐败的力度,确立了查处大案要案、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三大要点,反腐败有了明显的进展。这种进展,激发了青年的希望,他们对反腐败的期望真正激发起来了。他们不单希望惩处腐败分子,更要求根治腐败风气。
    由于2000年反腐败的进程,严惩了胡长清、成克杰、远华特大走私案,青年普遍认为反腐败有了实在的进展。他们把2000年称做"反腐年"。(《南方周末》2001年)
    2000年问世的文化活动和影视片也进一步强化了青年反腐败的信心。反腐败展览的举办,在党内外引起强烈的反响。电影片《生死抉择》的放映,加深人们对当前反腐败斗争的认识。描写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的电视系列片《共和国第一大案》也激起强烈反响。影片《生死抉择》演出后,人们感慨良多,但一般都认为很难找到市长那样的好干部,对反腐败局势的严峻性质认识充分,但也存在偏于悲观的情绪。
    青年利用自己控制的报刊和手段,表达了对腐败的高度关注。人们议论纷纷的、涉及不少高层干部的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就成为网络信息中的热点。互联网的"易得方舟"专门开辟了"反腐倡廉"、"远华走私案"等专栏。可见,青年对腐败现象是盯住不放的。他们对特色主义的前途的看法,对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的看法,对共产主义信仰的坚定程度,关键取决于中国当前能否解决腐败现象的。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六、"学历热"背后的实用主义思潮
    在生特点的变化中,高学历和热门仍然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新一轮的学历热、考研热持续升温。
    造成这种热潮的原因,首先是需求量的增加。以北京为例, 截止2000年12月31日,北京市属用人单位对2001届高校生的需求创下最高记录,达37800人,其中,信息技术方面的生最为抢手。(《文摘报》,2001年2月8日B2)
    其次,是出于"求钱"的实用主义目的。因为在一些比较发达的地区,要想挣到大钱,没有学历是不行的。只有拿到热门技术的学历,才能换回高薪水。深圳一家建筑公司出价年薪24万招聘生,引发了众多生的思想波动。 "有人要出国,24万元事不关己;有人胃口大,24万元吃不饱;有人底气不足,24万元不敢拿。"日报把这一现象称作"知识经济到来的一个晴雨表。"(经济日报,2000年3月27日)由于出于赚钱的目的,思想的支撑是实用主义,所以,就会闹出一些热闹。在某些办学基础不好的院校,某些非热门的新生出现退学的现象。因为有的名牌、热门的才能在前夕有那种出门要价月薪2万的威风。
    再次,出国热持续高温。考托、考G、出国,仍然是相当一部分的最高愿望。因此,围绕这一目标,社会上的各种班越办越热。而出国,只能把国内当成出国预备学校。
    在文凭热的背后,掩盖着许多复杂的因素。但总的看来,令人不能太乐观。
    比文凭热更加带有刺激性的是停学现象。2000年 1月12日,北京晚报刊登了清华批准3名生停学的的消息。并报道了这三位研究生当时已经收到几百万元风险投资等情况。1月17日,北京青年报宣传清华某停学的项目获得600万投资。1月18日,光明日报也以《停学创办公司,易得方舟启航》为题报道"清华停学第一人"。 1月24日,北京青年报再次以《在计划中找个好项目》为题继续宣传清华允许休学。1月28日,中国青年报也不得不刊登《停学风云再起》,报道了清华把停学列为正式的制度。直到2月28日,北京日报仍然在炒作《解读清华学子故事》,宣传"半个亿的投资交给了清华的几个",叫做"神话"。2月29日的北京晚报也登出《--从宿舍起步》,可见休学的鼓吹仍然是方兴未艾。3月1日,《北京报》鼓动《12家公司入驻清华园》,声称"日前,清华园里的浪潮再度掀起"。许多报纸都参与了这种炒作。直到4月5日,光明日报报道戴尔来华访问时,提的问题集中在"们最关心的是:如何?者应该有什么样的素质?生休学好不好?"这足以看出忽视基础、急于求成的实用主义思潮的表现。 中国大学排名
    不久,中国青年报就对这种浮躁进行了降温。该报报道了著名家王选针对当时"休学"的意见,他说:"大家熟知盖茨、戴尔、杨致远,他们年纪轻轻就开始,但是不是就得像盖茨那样休学辍学呢?不是。更需要扎扎实实地积累知识和经验。""任何急功近利、梦想一夜暴富的想法,将是不切实际的。""这种辍学效应是很表面化的。我还是主张在期间,要尽量争取’满脑袋’而不要急于’满口袋’。"(中国青年报2000年1月19日)1月24日,中国青年报以《中科院院士王选清华教授潘福祥等给学子泼冷水》为题,为之降温。
    其实,停学者也是寥寥无几。几个凤毛麟角的人物在被热热闹闹的炒作后,也是举步维艰,前景不能乐观。这种培养"冒险家"的思路本身就不是老老实实的科学态度。也好,创造也好,需要的是扎实的基础和老老实实的学问。基础不牢,难有创造。学校在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做点实验,情有可原。
    令人欣喜的是,也有认真基础知识,立志基础科学的志向高远者。现在,全国高校,报考基础科学、思想教育的增加。恰恰就在界炒作"停学"的清华,每年都有50多位来自全国的、数学、物理试卷都达到150分的尖子,抛弃自己原来报考的热门,转而来坐基础科学的冷板凳,而且所取的态度是自愿而积极的。
    以上青年社会思潮的概况,可以预测2001年青年社会思潮的趋向:
    第一,青年在意识形态方面,继续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回归。将出现在思想领域敢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敢于与错误思潮做斗争的新生力量。这将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发生正面的争论。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第二,青年将进一步认清"***功"反动政治组织的本质,更加积极地深入地批判"***功"。
    第三,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热潮将持续高涨,将会产生较大规模的批判"全球化"思潮的主动行为。这将使改革沿着维护中华民族利益的轨道进行。
    第四,青年将更加广泛地介入和使用互联网技术,高校的互联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的开发。运用互联网的优势,只能在青年的创造性运用中,才能逐渐培养起来。
    第五,青年对反腐败寄予较高的期望。对2001年的反腐败斗争将更加关注。如果反腐败斗争延续2000年发展势头,青年对社会主义制度、共产主义理想、改革开放,将有更大的认同。
    第六,实用主义仍然在青年中流行。这主要会表现在出国问题、问题、求学问题等。青年生活方式将会继续出现较大幅度接受西方的方面发展。在不冷静的舆论环境里,也会出现更加西方颓废的现象。
    上一篇:对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四种分析角度化毕业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