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1.牌楼?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牌楼作为传统的入口符号既是引导人流进入的标志也是完成空间分割的一种手法。因为牌楼这种建筑形式可以确立一定的方位感,这种方位感既指其两侧的内与外,同时作为标识性的形体它也是大的空间方位的标志,如东四牌楼,西四牌楼等。由于这样的具有标识性的形体的确立,便可使人在活动过程中明确自身所处方位的转变。基于这一点,牌楼既是引导人流进入空间的引导标志,同时也具有宏观上限定空间的作用。?
2.廊
廊,不仅可以用来连接各单体建筑,引导人流在不同空间中的活动的,而且还可以用它来分隔空间并使其两侧的景物互相渗透,起到与虚体隔断相同的丰富空间层次的效果。如一条透空的廊子若横贯于一个较大的空间,原有的空间便立即产生这一层与那一层之分,随着两侧空间的互相渗透,每一空间内的景物都将互为对方的远景或背景,而廊本身则起着中景的作用。景既有远、中、近三个层次,空间自然显得深远,空间层次自然变得丰富。?
3.光
光的运用是近代建筑的摩登手法,光对于空间有非凡的塑造力,同时也是引导与限定人的行为的重要手段。在建筑内部,我们会发现有几处特别适于人们休息静坐的地方,这就是由于光的限定而产生特殊区域效果。如在住宅中,许多人愿意在窗前、门洞的边角等处停留或休息。就是因为这些地方由于光线较暗而形成了向外界观察最清晰的地点。这样的空间能够满足多数人不愿暴露于众目睽睽之下的心理倾向,因此由于光照不同而产生的明与暗的交替区域能对人的活动起到很好的驻留作用。同时环境具有以光为导向的特性,就象舞台上使用追光的表演效果一样。在空间创造不同明暗度的区域,把重点区域设置的较亮或利用天棚光带等手法,可以很自然地引导人由暗处走向亮处或沿光带指示的方向行进。例如在窑洞式民居中,由地上的门楼通过隧洞渐次地进入地下庭院的过程,光的明暗变化就起到了明显的导向作用。
结 束 语
引导性和限定性是不同的空间形式对于人的视觉与行为方式产生影响的两种重要形式。不同的空间形式和建筑元素一般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引导性和限定性,通过眼睛的感知,去传递一种信息,营造一种氛围,领会一种精神,进而影响和支配人的情绪与思维,建立起人们在相关建筑内外空间的基本行为模式。分析、了解和掌握不同建筑元素的引导性与限定性,将有助于提高我们对建筑空间内外复杂交通路线的组织能力,有助于提高我们组织视线,界定场所及空间塑造的能力,对于提高我们的空间设计水平将大有裨益。
参考书目:
1、《艺术与视知觉》(美)鲁道夭。
2、《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德)库尔特。考夭卡 著?黎炜 译?浙江教育出版社?
3、《审美经验现象学》上、下册(法)米杜夭海纳 著?韩树站 译? 陈荣生 校?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8月第一版)?
4、《建筑人类生息的环境艺术》汪国瑜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5、《建筑百家音》杨永生 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现代建筑与民族文化》崔世昌 著?天津大学出版社?
7、《建筑艺术的引喻》王立山 著?广东人民出版社?
8、《中国传统民居》荆其敏 编著?天津大学出版社
9、《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彭一刚 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