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其他植物的配植也大同小异。落叶乔木一般以樱花、梅、全缘叶栾树、鸡爪槭、紫丁香、水杉、青桐、合欢、马褂木、石榴、柿树、法桐、玉兰、银杏、西府海棠、垂丝海棠为主;色叶树种仅有紫叶李、红枫;落叶灌木主要有小檗、蜡梅、木槿、金钟花、紫薇、粉花绣线菊、贴梗海棠、紫玉兰;落叶藤本植物主要有紫藤、爬山虎、五叶地锦等。
如前所述,南京地区属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交界处,地形较为复杂,集山地、丘陵、平原、江边为一体,其植物物种相对来说比较丰富。该地区的高等植物至少有400余种,其中可供园林开发应用的植物不下200种。可是,调查表明,各广场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偏低。这七大广场中,植物物种(包括野生种) 最丰富的是明故宫广场,共64种,分别属于42个科,55个属,其次为水西门广场,为59种,分别属于36个科,48个属,最少的为鼓楼广场,只有33 种,分别属于24个科,30个属。各广场的具体植物总种数及乔、灌、藤、草种数之对比表参见表1。
广场上的植物、建筑以及人等组成了一个广义的生态系统,其中只有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具有调节环境温度、湿度、杀菌、减噪、抗污染、平衡空气中的氧气与二氧化碳等多种生态功能。为了提高生产者的生产能力,我们提倡适地适树,不要盲目地引进外来种,以防止生态入侵。增加乡土树种中常绿阔叶林及落叶阔叶林在广场中的应用,以期提高植物的多样性。南京的紫金山地区、牛首山地区、幕府山地区以及栖霞山地区都是具有巨大潜力的野生观赏植物的基因库。例如:常绿的阔叶树种在南京地区除了樟科的香樟外,还有冬青科的冬青 、苦槠 、青冈等。而漆树科的黄连木 、野漆树、南酸枣、胡桃科的化香、省沽油科的野鸭椿以及无患子科的无患子、卫矛科的卫矛、忍冬科的荚蒾等乡土树种不但速生,而且是美丽的色叶、观花、观果树种。广场作为一个人造的景观,是一个微缩的生态系统,它的绿色植物对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五 构成城市广场的要素
从形态上看,城市广场由点、线、面及空间实体构成。构成城市广场的一般要素包括:绿地、铺地、雕塑、小品、水景、照明等,下面就除绿地外的其它要素进行介绍。
1.铺地
铺地是广场设计的一个重点,其最基本的功能是为市民的户外活动提供场所,铺装场地以其简单而具有较大的宽容性,可以适应市民多种多样的活动需要。铺地可划分为复合功能场地和专用场地两种类型:复合功能场地没有特殊的设计要求,不需要配置专门的设施,是广场铺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专用场地在设计或设施配置上具有一定的要求,如露天表演场地、某些专用的儿童游乐场地等。
从工程和选材上,铺地应当防滑、耐磨、防水排水性能良好。花岗岩是用于铺装的一种高档材料,具有高雅、华贵的效果,但成本高、投资大,需要与一定的场合相匹配,尤其是雨雪天防滑效果差,用作广场铺装材料存在安全隐患。过去大多广场铺地用的水泥方砖和现在流行的广场砖相对刻板而单调,若在重点地方稍加强调,会对比衬托出一种意想不到的美感。天然材料的铺地,如砂子、卵石则显得纯朴甜美,富有田野情趣,对人往往更具亲和力,是广场铺地中步行小径的理想选材。其实,混凝土可以创造出许多质感和色彩搭配,是一种价廉物美使用方便的铺地材料,国外在这方面研究得很深,一些重要地段的铺装也都使用混凝土材料,如巴黎艾菲尔铁塔下的广场,铺地与坐凳小品都是混凝土制品,并无不协调或不够档次的感觉。在调查中发现,南京市各主要城市广场的铺地一般采用广场砖、花岗岩、木材、卵石、石材作铺面。
从装饰性上,广场铺地不同于室内装修,切忌室内化倾向,以简洁为主,通过其本身色彩、图案等来完成对整个广场的修饰,通过一定的组合形式来强调空间的存在和特性,通过一定的结构指明广场的中心及地点位置,以放射的形式或端点形式进行强调。同时,广场铺地要与功能相结合,如通过质感变化,标明盲道的走向,通过图案和色彩的变化,界定空间的范围等。
2.雕塑与小品
城市雕塑发展有两大趋势:一种趋势是远距离“瞭望型 ”的大型标志物,以其醒目的色彩、造型、质感、肌理等特征,屹立于城市背景之中;另一种趋势则是近距离“亲和型”,以与人体等大的尺度塑造极具亲和的形象,既没有雕塑基座,也没有周边的围护,以小巧的体量经常被裹入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但却带给观赏者特殊的惊喜和趣味【5】。
雕塑是广场美化的点睛之笔,应服从于广场主题的需求,要与广场的气氛情调相一致,与周围的环境内容相符合,对整个广场起到一种烘托的作用。所以,雕塑本身要成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艺术品,不仅要有好的创意,还要有美的形式。正如刘开渠在论述城市雕塑的作用时讲到:“屹立在街头、广场、园林、建筑物上的硬质材料的圆雕或者浮雕不分季节,不论昼夜,总是默默地放射艺术光华。”“它既为当代服务,又为未来的历史时代留下不易磨灭的足迹,正如我国的唐文化以及古希腊、古埃及、古罗马的文化,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不少东西被淹没了,而硬质材料的雕塑却能够比较长期的留了下来,成为历史的见证和人类文化的对比。”
这也说明了雕塑在城市和城市广场中的作用。雕塑的尺度大小应考虑以下两个因素:一是整个广场的尺度,二是人体的尺度。以广场为尺度的雕塑主要存在于纪念性广场或主题广场中,以人为尺度的雕塑一般存在于商业及游憩广场中。调查发现南京市各主要城市广场的雕塑大多采用以广场为尺度,采取人体尺度的较少,雄伟壮丽的同时与市民拉开了距离。
小品建筑虽然不是广场中的必要组成部分,但一旦成为广场的构成成分,尤其是功能性的小品建筑往往对广场的空间景观有着主导作用。诸如指示牌、栏杆、灯柱、广告等等体现着时代精神和地方特色,布置得当的小品能够美化广场、展示文化、陶冶情操。或者换句话讲,环境小品设施是广场空间的装饰品和必需品。广场上的垃圾箱、坐凳、广告牌、阅报栏、电话亭随处可见,它们直接影响着城市广场景观的形成和丰富,广场中的小品应与广场整体环境相协调,造型上应该活泼多样,并有街道化特征。如坐凳是广场最基本的设施,布置坐凳要仔细推敲,一般来说在空间亲切宜人,具有良好的视野条件,并具有一定的安全感和防护性的地段设置坐凳要比设在大庭广众之下更受欢迎【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