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要实现这样的综合,必须有相应的数据体系作为基础支持,需要把水与体系结合起来,提供全面系统的数据资料。水资源核算就是这样的数据体系,和其他水数据体系相比,水资源核算确实能够有助于满足这些数据需求,主要体现在:①它把水的多重功能汇合在一起,系统反映水的状况及其与经济体系的关系,既包括水的资源功能,又包括水的功能以及作为水生系统的功能,可以避免仅考虑某一方面的单一功能——比如仅把水作为资源——而带来的片面性,有利于全面协调不同水功能之间的竞争,实现水资源的综合管理最大限度地利用;②它把有关水的数据信息与经济过程的信息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通过定量描述水作为资源从环境进入经济体系、在经济体系内部循环周转、最后作为废弃物从经济体系排入环境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系统反映水对于经济体系的支持以及经济体系对水的影响,同时通过对经济体系围绕水的开发管理保护发生的一系列经济交易活动建立核算体系,提供有关产业活动、产品供求、资本形成、以及税费水权等方面的信息,为进行水资源的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3创建我国水资源核算体系的现状及问题
3.1开展水资源核算的工作基础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过长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工作的实践,全国水文站网已经具有一定规模;水资源统一管理正逐步推进;历年水利统计年报、水资源公报等已形成系列统计资料;结合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第二次全国水资源评价已经完成等等,已具备了开展水资源核算研究的工作基础。但总体来说,仍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难以将水利统计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相结合,反映水利在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稳定、保障供水和粮食安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因此,水资源核算是一项全新的探索性工作,全面实现联合国《水资源核算手册》的全部核算内容,是一个短期内难以达到的目标,应充分借鉴国外资源核算理论方法以及水资源核算的实践经验,结合我国水资源综合管理的优先领域和基础资料的完备情况,突出水资源与经济的关系特征及核算特点,逐步推进水资源核算体系研究。
3.2开展水资源核算需要综合素质人才
水资源核算及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它涉及众多领域,如资源、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国民经济学、统计地、经济学等等,它要求研究者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来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同时也需要相关人员的密切协作共同攻关。实际上,这方面的研究起源于水资源环境问题的探讨,研究人员大多局限于水资源界,他们具有丰富的资源环境科学知识,其他相关方面知识相对薄弱,而经济学界只有部分人士参与工作,他们又缺乏系统的资源环境学训练。两类人员需要相互对话、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该项工作的进程。2006年以来,在联合国统计司的支持和帮助下,水利部与国家统计局联合成立了中国水资源核算研究课题组,组织专业工作人员。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组织了多项培训,既培训水利人员的经济、统计知识,也向统计人员介绍水利的独特和复杂性,为我国开展水资源核算创建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3.3开展水资源核算尚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对于水资源核算,国内外尚处于探索阶段;而且由于我国的水问题和水管理都较其他国家更特殊复杂,国外可借鉴的经验比较有限。总的来说,目前在我国建立水资源核算体系尚面临着很多难题。
3.3.1水资源价值存在争议
水资源目前缺乏真实的水,如何对水资源的耗减和降级进行估价目前争议较大。同时,水资源价值评估相当复杂,目前还存在较大困难。价值理论尚没有统一,价值确定方法、价值模型没有规范且争议较大,成为将资源以价值量方式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最大障碍。
3.3.2水资源核算理论尚不完善
实物量供给使用表中,来自土壤水的水量(包括雨养的用水)这一部分是计算降落在农田里的降水量,多余的水一即没有被作物吸收(使用)的水,被记录为从农田流回到环境中。如何计算和统计土壤水的使用量,目前在中国还没有比较成熟的计算方法。
3.3.3统计数据缺乏
对于编制排放账户标准表的技术可行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方面,虽然积累了相对成熟的经验,但是现行污染源调查中的流域污染物排放量、入河排污日污染物入河量与排放账户中的总排放量、净排放量相对应,但未对进入污水管网的污染物再分配(ISIC37)进行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