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探讨完善国务院黄河分水方案程力学毕业论文

2013-06-07 01:23
导读:工程力学论文毕业论文,探讨完善国务院黄河分水方案程力学毕业论文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关键词  国务院八七分水水权调整  优

  关键词  国务院八七分水水权调整  优化完善  生态补偿  省区

  论文摘要:国务院八七年黄河河川径流可供水量分配方案是南水北调西线生效前的黄河开发规划利用调度的根基,由于25前的现状与预测的基础上进行的分水,其局限性不言而喻,如山西省因能源发展分配43.1亿 m3现仅使用15亿 m3。随着中、东线南水北调2015年前实施以及西线未来还不确定性;同时国务院2010年批复的《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黄河水量由国务院八七批复的580亿m3到减少到现在的535亿m3;流域各省区已对国务院分水按干流与支流和地市进行了细化。综之,有必要对八七分水中维持总量基本不变做必要的完善与调整:青海省属于三江源生态保护区,提供了黄河水量的一半以上,当年仅分配14.1 亿m3,建议给予生态用水3亿m3;宁夏、内蒙古属于少数和优先发展地区,同时也是西北荒漠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其用水量早已超指标,两自治区采用水权转换措施解决工和城乡用水矛盾,为了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建议给予两自治区各5亿m3水;上述增加水量由富余省份及核减河北天津20亿m3水量解决。建议调整的水量首先用于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改造西北荒漠化地区,如宁夏、内蒙古两自治区与河套地区相邻的毛乌素沙漠、库布其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的荒漠化治理。提议省区之间可采用水权转换方式解决余缺不均问题。

  1. 国务院批复八七分水方案

  1.1八七分水方案

  1987年9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计委和水电部“关于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报告的通知”。这是我国首次由中央政府批准的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该水量分配方案由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1987)61号文通知各省(市、区)作为西线南水北调工程生效前黄河可供水量的分配方案。分配方案是基于黄河地表水资源量580亿m3,可供分配水量为370亿m3,输沙水量210亿m3

  1.2分配方案的局限性

  现在看来,在那个时期已经考虑到了黄河水资源承载能力,统筹考虑生活、生产用水,但并没有生态环境用水,仅协调河道内与河道外用水。方案经历了较长时段的枯水期和严重断流的考验。

  但是25前各省区对于水资源需求不像现在一样严峻,同时受其局限性不可能分配的十分科学和完美,比如山西省能源发展估计需求相当大,文件称“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大部分位于黄河流域,工农业需水量较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当时分配43.1亿 m3,时至今日该省使用耗水15亿 m3,只占其分配指标的三分之一,当然有其山高水低,利用困难因素,导致山西省大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和水污染严重而引发生态环境问题,可以预见其未来即使扭转目前用水状况,其用水量也很难达到分配指标。

  2.南水北调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2.1西线南水北调工程不确定性

  八七分水作为西线南水北调工程生效前黄河可供水量的分配方案,由于西线的不确定因素,很难说何时能够上马。西线经过了几十年的前期工作,近年国务院一度暂停了前期工作。西线主要问题在于生态环境的要求,以及长江及西南地区水资源遭遇枯水期和水电工程的大力发展,特别是我国政府承诺的节能减排目标,促使我国大力发展绿色水电能源,随着规划和开工建设大型水电站,生态补偿机制还没有建立,这都给西线的建设增加了不确定性因素。

  2.2南水北调工程中东线的确定性

  随着2014年南水北调中东线的通水,我国海河和淮河流域各省区水资源短缺得到局部缓解,受水区局部地区地下水严重超采得到遏制,生态恢复有了可能。原来黄河受水区缺水状况将有所变化。

  因为黄河流域自身的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一直很突出,特别是西北干旱荒漠地区的治理更是需要安排一定水量来保证,黄河的水资源应该首先满足本流域生产生活和西北荒漠治理的需要为前提。基于上述南水北调西线引水工程不确定性和中东线引水工程的通水,要必要对黄河“八七分水方案”进行适当调整,使其逐步趋于合理和完善。

  3.各省区政府相继批复了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

  黄河水量分配方案是我国大江大河中首次制定的分水方案,作用明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黄河流域各省区的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

  国务院八七分水方案是省区总量,没有划分干流、主要支流,需要细化到干支流以及地市。黄河取水总量控制指标细化体系是精细调度的基础。因此,各省区政府在流域机构的协调下相继批复了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

  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的颁布实施,将有利于加强分级总量控制,在有效遏制引黄用水需求的快速增长之时,有利于避免区域水资源配置格局的失衡和协调省(区)内部用水矛盾;有利于水权转让;有利于流域与区域的统一;有利于黄河水资源的统一配置和调度管理。各省区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的实施,将更易显现干支流、各省区内部各市、各省区间实际用水与方案的不协调性及不合理性,将有助于“八七分水方案”的调整与完善。

上一篇:关于加快办公骨干网建设提高天津水利信息化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