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佳东北 的越城岭 、都庞 岭 、萌 渚岭 、海 洋 山脉呈 NE—SW走向 ,海拔 均 为 1000~2000m,成 为 北方 冷 空气 南 下 的 屏 障南下的冷宅气 到达 该区后 减速 停滞 ;而 S—N走 向的大苗 山大瑶 山山脉形 成湘桂 低谷 及萧 贺低 谷 ,成为北 方 冷空 气入 侵广西 的主要通道 。因此 ,桂江 、融江及 贺江成 为南下冷 空气 的必经之路 。处 于河谷 两侧入 口处 的兴 安 、灵川 、桂林 、永福 、融水、昭平等地 ,受地 形抬升作用致使 该地 区多暴雨 。大明 山东北部 为南 下冷空气 的迎 风坡 ,地形 抬升 作用 强烈 而形 成暴雨中心 。桂西 因与云 贵高原相连 ,冷空气 难 以到达。 因此 ,百 色地区春季 少雨 ;而 7~9月则有利 于东南 亚季 风沿右江 河谷 入侵 ,产 生暴雨。十万 大 山的 Es坡 ,在热带 气旋 入 侵时抬 升作用强 烈 ,产生暴雨 ,是广西最大暴雨 区。
桂北 、桂东北及桂西等盆地外 围的 中山地 区,山脉 主峰 高程 1683~2081m,地 形坡 度大 ,碎 屑岩 、岩浆 岩强 烈风 化 ,碎 屑物质 丰富 .多发生大 中型 滑坡及 泥石流 灾害 ;分布在桂 中平原东 、西 两侧 及桂 东南 ,桂 西南 等地 的低 山 山地 ,山 脉主峰 高程700~1462m,由岩浆 岩 、碎屑岩 等组 成 ,地形高 差相对较 小 ,沟谷坡降较缓 ,经 长期 风 化 ,形成 的碎屑 物质 大量 堆积 在原 地遇特大暴雨 ,易形成 泥石 流 ;丘 陵山地 主要 分布 在桂 中 、桂东南及桂西南地 区,处 于 山地与平 原之 过 渡带 ,坡 度相对 平 缓主要发育小型滑坡及溪 河洪水灾害。
3.3 人类活动对 山洪灾害的影响
3.3.1 植被破坏 导致 固结 土壤与 涵养 水源 的能力降 低 ,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 。随着 人 口的增加 ,山丘 区人 多地少 的矛 盾日渐突出 ,毁林 开荒 破坏植被 ;农 村以草 木为生 活燃 料 的传 统习惯 以及部分地区对森林过 量采伐 ,破 坏 了大量森林 ;大规 模 等基础设施建 设 、矿 产资源滥 采滥 挖 造成 山体植 被大 面积 破坏。据 ,广 西 山洪 灾害 防治 区 面积 l7 28万 km ,其中水 土流失区面积 2.21万 km ,占防治区 面积 的 l2.79% ;岩溶石漠化面积 1.4万 km ,占防治 区总 面积 的 8.1%。植被 破坏加剧 了洪灾 的发 生 ,加重 了水土 流失 ,使 水库 淤 积,库 容 减少 ,下游河道淤积抬升 ,降低 了调洪和排洪 能力 。
3.3.2 缩 窄河道 ,改河 造地 等侵 占河 道行 为导致 河道行 洪 能力减弱 ,加剧了山洪灾害 ,增加 了险情 ,加大 了灾害损失程度 。
3.3.3 部分 小型水库 、山塘水 库年久 失修 、病情 险情 严重 ,蓄水调洪抗洪能力下降,加剧了山洪灾害发生的频率及损失的严重性。
4 广西山洪灾害典型地 区——融水县山洪灾害成因分析
4.1 山洪灾害情 况
融水是以苗 族为 主的 少 数 自治 县。全 县土 地 面4664kni,耕地 3.15万 hm , 46.5万人 该县 山洪 灾 害及土地 面积 4196.73km。,占全县土地 面积 的 9o%,人口 42.万人 ,占全县总 人 口的 90.7%。该县 1983~2003年问 9个洪灾 害典型 年,山洪 灾 害造 成 l11人死亡 ,4.68亿 元 失。仅 1996年山洪灾 害就 导致 95人死亡 ,直接经济损失 3.亿元 融水县山洪灾害最为严重 的是 汪洞 乡廖 洞河和安 太培秀泥石流沟。
4.1.1 廖洞河溪河洪 水、泥石流灾害
廖洞河是贝江 的一级支流 。位 于融 水 县西 南部 ,控制域 面积 237.9km ,主河道 长 32.3km,河床 比降 42.5%。。流域发育 4处滑坡及 3处泥石流。1996年洪水廖洞河水毁房屋问 、死亡 3人,毁坏 面积 2km ,水 利设 施 72处,直 接经 济损失 581万元 ;2000年廖 洞河发生 了解 放 以来 最大 的一场水 .汪洞 乡产儒村水碾屯全部 被淹 ,诱发泥石 流毁坏该屯 80的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