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2 产流参数的确定
2.2.1 的确定
由前期雨量计算,也称前期影响雨量,为土壤湿度的指标 ,计算公式如下
Po-l+l= (Pl+P )
设每年 5月 1日 =30,用公式 Pm+1=K(+P1进行逐 日推算。每次洪水资料,则用水库流域内水文自动测报系统 14个遥测雨量站算术平均值为流域前期影响雨量的计算依据,并以 ,一为上限控制。
2.2.2 ,一 的确 定
由于该流域汛期降雨集 中而又连续 ,流量过程多为连续峰,因此,选择完全满足推算 k 条件的资料比较困难,推求的 ,一 可能存在一定误差,由《黑龙江省产流参数的地区规律》一文可知,拉林河流域,一 为90 mm,故此方案中仍取90mm。
2.2.3 值的确 定
根据建库前沈家营站 1953~1974年实测水面蒸发资料计算各月蒸发量均值见表 2。
为了计算, 值采用固定系数为0.93。
2.3 一次洪水径流深 总的推求
2.3.1 退水曲线的形式
选取多次峰后基本无雨的径流过程点绘关系曲线图,综合出 £退水曲线。由于本流域平均坡降较大,洪水具有明显暴涨暴落的特点,峰后退水段只有当地表径流终止后才渐变缓 ,故退水曲线可选在较小流量以下部分。退水曲线与本次洪水过程起涨流量 Q起有较密切的关系,当起涨流量较大时,表明前次地下径流在本次洪水过程中所 占比例较大,所以本次洪水退水愈慢。反之若起涨流量愈小,本次洪水退水愈快。
2.3.2 基流
基流是深层地下水对河流的补给量,根据对历年畅流期最小流量分析确定为l5 m3/s,在洪水后或较丰水期则确定为20 I3/s、30 m3/s。
2.3.3 R蘸的推求
采用水平直线分割基流,再将连续洪峰按所选退水曲线割去前期退水,即得本次降雨相应的径流深 Rg。采用下式来计算
尺总=∑Q×/Xt X 3.6/F×1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