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3 河道特征分析
桑干河在东榆林水库至山阴县安荣村段的12km内两岸阶地较高;安荣村至怀仁新桥段长约69km为平原游荡型河流,河道形态及基本特征具有游荡性特征。
(1)河槽宽浅,河势散乱多变
本段河道属于平原游荡型河流,河道比降约0.8‰,河道宽阔,平均宽度400—700m,主槽宽浅,宽约100—200 m,深约1.0 m。河床主要由沙壤土组成,稳定性较差,在一般小流量尤其是中水流量下变化较大,河势变化十分散乱。河段内堤防工程基本上没有。
(2)主河段河床淤积严重
在河道的滩地里,两岸群众自60年代起就种植防护林带,主要有杨树、酸刺柳等,使主槽宽度缩窄,仅100—200m,因此当发生较大洪水时,洪水漫滩后,流速减缓,泥沙落淤,造成河滩内淤积严重。根据罗庄和西朱庄水文站实测资料,在近30年的时间里,河床平均淤高约1.0m,年平均淤积速度约3.0cm。尤其是薛家营水库引水段,由于在河道筑坝取水,主河槽淤积已满,形成了局部的悬河。
4 存在问题及规划原则
4.1 存在问题
根据以上分析,本段河道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点:一是河道摆动范围大,河势多变,河槽迁徙不定,危及两岸村庄及沿河耕地的安全;二是防洪标准低,由于本段河道一直没有进行过系统规划和堤防建设,个别地段修建的防护工程也因年久失修而破坏十分严重。目前的防洪标准不足五年一遇。
4.2 治理目标
4.3 规划原则
5 规划治理思路
5.1 稳定河势,理顺流路
桑干河朔州段洪水含沙量较高,河床质为易淘涮的沙壤土,形成了散乱多变,河槽频繁摆动,河床淤积抬高的游荡性河势。因此,为了确保防洪,应当在两岸建立防洪堤防。但桑干河的流路特点仍具有一般河流的流路规律,即“小水坐弯,大水趋直”,在沿途查勘中,更多更严重的情况是在中小流量下的坐湾,因此,对于本段河流,其治理不仅要防御稀遇的较大洪水,也要防止中小水流量造成的险情,要稳定河势,保证流路通畅。
5.2 宽河固堤,为泥沙淤积留下较大的位置
桑干河河道在来沙较大的情况下,泥沙的淤积不可避免。根据黄河下游游荡型河道治理的措施,“宽河固堤”是治理游荡型河流较正确的方针,即维持较宽的堤距,以较大的河道面积来调节洪水和储存泥沙,以确保堤防的安全。滩地过流能力虽然不大,但其削峰和槽蓄的作用是明显的。
5.3 加强控导护岸护滩
将河道主槽稳定在堤防中央,不使主槽过分靠近堤防成为险工,因此,守堤须先护滩,必须修建一系列的工程来保护滩坝,稳定河势是固堤的重要前提。对于游荡型河流来说,由于主流摆动,顶冲滩坝,造成滩地塌坍,进而迫近堤防,河势经常上提下挫,造成守滩的困难,因此,在修建堤防的基础上,必须增加控导护岸护滩工程。把控制主流与护滩工程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防洪。
通过以上初步分析和探索,为将来桑干河朔州段河道堤防规划提供参考依据。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