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黄河小北干流“揭河底”冲刷机理及对策探讨((2)

2013-11-01 01:02
导读:4、“揭河底”冲刷对策 由于“揭河底”冲刷的强度是沿程递减的,因此,应以黄河小北干流上段为重点,全面做好防御工作。防治“揭河底”冲刷关键在于

4、“揭河底”冲刷对策

由于“揭河底”冲刷的强度是沿程递减的,因此,应以黄河小北干流上段为重点,全面做好防御工作。防治“揭河底”冲刷关键在于改善河床边界条件和水沙条件,弄清“揭河底”发展演变的整个过程,掌握其发生的机理,提高认知能力,以便采取强有力的应对措施,进行科学有效的主动防范。因此,设想建造一种机动调流坝,调整理顺河势,控制稳定主槽,实施束水攻沙。同时采用大型柔性塑料水袋等抢堵垮坝决口等险情,试用塑料管或空心钢筋混凝土管注水筑坝等新技术、新方法来防治“揭河底”冲刷。

4.1加强防范,认真做好监测预报工作

在边界条件基本具备的情况下,“揭河底”冲刷主要取决于高含沙洪水,因此,水文测报是关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及时建立完善相应的日常监测机制和应急监测机制,以监测获取“揭河底”前河床淤积冲刷的演变情况、河床基本地质结构及床沙组成,捕获“揭河底”冲刷发生的全过程及其水沙条件、河床与河势演变等情况。

因此,水文部门要不断改善测报条件,提高测报自动化水平,加速构建黄河水文监测、报汛通信、黄河气象水文预测预报、黄河水文信息服务等体系,不断完善水文信息管理系统,充分运用卫星遥感、雷达等水文空间数据采集技术,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GPS、振动式测沙仪等水文在线监测技术和常规监测技术,大力提高气象水文监测预报能力,及时进行洪水泥沙监测预报,增长预见期,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为防守抢险赢得宝贵的时间。

河务部门要在河道上沿程布设监测控制断面,完善监测设施, 采用先进的监测手段,加强对工情、河势、水情的监测巡查,及时掌握各种汛情动态。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有力措施。发生“揭河底”冲刷后,要充分利用水尺、摄像、录像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及时跟踪监测摄录洪水、河势、流速和“揭河底”变化的全过程,并采集水样、分析含沙量及泥沙颗粒级配,实地调查出险受灾等情况,为进一步研究探索“揭河底”冲刷的规律提供依据。

4.2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落实防汛责任体系

防治“揭河底”冲刷,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现代化的防汛指挥决策系统,层层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分级分部门负责的防汛责任体系,真正做到职责到位,思想到位,指挥到位,措施到位。逐级签订防汛目标责任书,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团结奋战,夺取胜利。

4.3加强工程维修加固,提高工程抗洪强度

“揭河底”冲刷流量较大,含沙量较高,冲刷力强,最大冲深达9m,而现有河道工程,大多是在临时抢险中修建的,设防标准低,根石基础浅,断面单薄,稳定性差。因此,一定要加强工程维修管理,切实做好根石探摸工作,查清根石分布和坝体基础情况,及时进行工程整修和加高加固,使各工程根石深度大于历次“揭河底”冲刷在该工程处的最大冲深1m以上,且达到稳定坡度,并研究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以提高工程强度和抗冲能力,确保工程安全。

4.4强化措施,扎实准备,全力抢险

 “揭河底”冲刷对工程威胁之大,甚至会造成严重毁坏。因此,要以该河段的上段为重点,加强防守,特别是险工险段、重要坝段及新建工程,更要严加防范,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工程抢险预案,强化落实各项防御措施,扎实做好抢大险的各种准备:一是备足抢险料物,保证落实到位。二是改善通讯照明、交通道路条件,保证完好畅通。三是组建落实强有力的抢险队伍。切实做到思想认识、人员组织、工具料物、抢险技术、责任制“五落实”,充分发挥专业机动抢险队和解放军的突击骨干作用,加强抢险合成演练,大力提高机械化抢险技术水平和抢险战斗力。特别要加强对重点工程的防守,在洪水到来之前,准备好必要的装载机、自卸汽车和一定数量的梢料、铅丝石笼或土工布袋等物料设备,一旦出险,抢早抢小,全力抢护,务求必胜。

4.5加速河道治理,改善边界条件

黄河小北干流全长132.5 km,而右岸现有河道工程总长仅63.917 km,由于工程布设长度不足,未形成整体防御能力,尚不能有效的控制河势,主流游荡摆动不定,洪水灾害仍很严重。因而,要明确治理目标,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统一治理,标本兼治,除害与兴利相结合,治理与开发并举的原则。加快河道治理步伐,进一步控导理顺河势,维持中水基本流路,冲滩刷槽,塑造相对稳定的微湾式窄深河槽,改善河道形态,以有效的防止“揭河底”冲刷的发生,避免各种灾害损失。

4.6大力开展放淤拖淤,减少河道泥沙淤积

河道淤积是导致“揭河底”冲刷的关键所在,黄河小北干流两岸滩区宽阔,具有引洪放淤的良好条件。因此,应加强对小北干流放淤区的研究,切实搞好放淤试验,抓紧编制报批放淤规划,尽快付诸实施。同时,要充分利用拖淤等机械设备,大力开展河道拖淤清淤,淤填低洼滩地,减少河道淤积,有效的控制减免“揭河底”冲刷的发生。

4.7完善“上拦”体系,加强调水调沙

水沙条件是影响“揭河底”冲刷的主要因素,调水调沙是防止“揭河底”冲刷的重要举措。因此,要加快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以解决黄河水少沙多的问题。并结合“拦、排、放、挖”等措施,不断建设完善黄河上、中游及各大支流的水库网络调控体系,尽快兴建大柳树、古贤、碛口等水库,加强黄河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实行群库联合统一调度,实时调控高含沙洪水,塑造协调的水沙关系,减少河道淤积。

4.8加大水土保持力度,建设山川秀美工程

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植被很差,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是黄河泥沙和高含沙洪水的主要来源区,特别是黄河中游的多沙粗沙区面积7.86万km2,仅占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的17%,但年输沙量却占全河的63%,粗沙量占全河粗沙总量的73%。据统计,河口镇—龙门区间多年平均水量仅占龙门站的20%,而沙量却占85.3%。使龙门站最大含沙量高达933 kg/ m3,造成河道严重淤积,河床不断抬高,“揭河底”冲刷多次发生。因此,要以产沙相对集中的多沙粗沙区为重点,以小流域为单元,认真制订治理规划,采取工程、生物和耕作等综合措施,利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有效手段,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加强治沟骨干工程和淤地坝系建设,特别要抓好皇甫川、孤山川、窟野河、无定河、三川河、昕水河、浑河等重点支流的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积极退耕还林,植树种草,建设山川秀美工程,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以从根本上防止高含沙洪水的发生。

4.9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潼关高程

潼关高程的升降直接关系到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的冲淤。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调整三门峡水库的运用方式,实施射流清淤、裁弯和小北干流放淤,加强河道整治,进一步理顺河势,改善黄河小北干流下段河床宽浅散乱的状况,并将渭河口入黄下移至潼关港口附近,增大河道动力比降,并结合调水调沙,降低潼关高程。

4.10认真做好救护工作,确保人员安全

“揭河底”冲刷,流量一般在7400m3/s以上,不但影响工程安全,而且会造成大面积漫滩,如果工程失守,后果将更为严重。因此,要认真制定落实滩区迁安救护方案,建立完善预警报警系统,强化各项迁安救护措施,准备好各种救生器材设备,在各级防汛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在洪水来临之前,将滩区可能被淹的所有人员全部撤离安置到安全地带,加强自护和应急救护,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当河道工程出现重大险情进行现场抢险时,由于险情发展极为迅速,抢险人员和机械设备都须注意安全,所有一线参加抢险的人员都要穿上救生衣,同时,现场要准备好冲锋舟等应急救生设备,险情危急时,抢险人员和机械设备一般不要靠近出险部位,宜采用长臂装载机或吊车抛笼石或大型土工布包进行抢护,以免发生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揭河底”冲刷的边界条件已基本具备,如遇适宜的高含沙洪水,将可能再次发生“揭河底”冲刷。因此,要大力加强原型黄河、模型黄河和数字黄河建设,进一步研究探索“揭河底”冲刷的规律,全力做好防御“揭河底”冲刷的一切准备,认真落实各项具体措施,严加防范,抢早抢小,全力抢护,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尽力减少灾害损失。

参考文献:

1、张金良等.黄河高含沙洪水“揭河底”机理探讨

2、邓 军,杨永全,沈焕荣等.水流含沙量对磨蚀的影响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牡丹江垃圾场截污坝基础高标准帷幕灌浆的设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