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7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分析
江西要在中部崛起,水利要先行。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带有战略意义的大业,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级领导的支持、广大群众的参与,需要走“依法制水,科学管水,开源节流,社会办水,以水养水”的水利改革之路。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是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特殊资源,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都离不开水。科学配置和高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是促进吉安县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基础。现以水资源持续利用的观念为指导,提出以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科学保护水环境,维护水生态环境平衡的五项措施。
7.1提高现有水利工程的效率
目前全县水利工程利用效率不高,水利工程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关键是进行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不能无偿利用水利工程,应根据工程使用年限,按成本征收水费;建立大修更改资金,经常保持工程处于健康运行状态;改进计划制度,规定合理工期,集中各方面的水量,建一处成一处,发挥一处效益;要像工矿企业那样,加强工程的管理运用,明确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建设成果,发挥规定的效益,并在此前提下根据水利工程的特点,利用自己的优势,开展多种经营,增强自身发展的活力。
7.2合理开发水资源
全面规划,抓好开源工程。在做好水资源调查与区划的基础上,对全县水资源开发利用进行全面规划,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统筹兼顾农业、工业用水需要。有计划的开发新水源,并制定出近期、远期开发工程项目。根据我县水资源分布特点,可选择在Ⅰ区修建湖陂水库(大型水库)将其水量调往Ⅱ区,做到西水东调;在Ⅳ区兴建龙洲水库(大型水库)将其水量调往Ⅲ区,做到北水南调;同时在Ⅱ区兴建2-3座大型提水工程,在Ⅲ区适当开发地下水。并实行联网供水,通过合理调配,逐步缓解、解决Ⅱ区、Ⅲ区水资源的不足。
7.3加大节水力度
节约用水是个永恒的话题,必须当做一项长期的战略措施抓好。只有大力提倡和实施节约用水与高效用水,才能实现吉安县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未来10—20年是我县经济高速发展期,相应的水资源的供给也会日趋紧张,如果仅靠增加供水解决,不仅会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且财力的供给也很困难,因此,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必须开源与节流并重,让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吉安县是个古老的农业大县,因此节水工作的重点是大力推广农业节水。实现农业节水的关键,是改革传统的粗放型的经营方式,节水的核心就是提高水的利用率。具体可采取以下三条措施:
⑴改造渠道输水,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渠道输水节水技术以渠道防渗和低压管道输水为主要形式,争取在5年内,把渠系水利用系数由现在的0.3提高到0.65以上。
⑵推广先进的田间灌水技术。在田间灌水方式上,抓好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的建设,以点带面,推动节水灌溉的普及。积极推广应用喷灌、滴灌、微喷灌等多种现代灌溉方式,使传统的漫灌方式成为历史。
⑶发展节水农业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发展节水灌溉如果不能使农民从中得到实惠,就不能得到广大农民的真正拥护。因此在安排节水项目时,必须与农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要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紧密结合,只有这样,农民才会自觉地、积极投身到发展节水灌溉中来。
7.4正确处理好水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在用水竟争的过程中,由于市场经济的作用,必然会导致城市用水挤占农村用水,而农村用水被城市用水挤占的同时又会挤占生态用水,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水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以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们应科学分析历史、现状和未来,对全县生态平衡进行系统分析,定出科学规划,维护生态平衡,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县域经济。因此在今后的经济建设中,一定要保护水环境,加强污染源的治理,同时严格控制新的污染源的产生。在治污时应该对经济和技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采取不同的对策,按“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收支两条线,专款专用,尽可能在适当范围内采用高新技术统一治理。做好水量水质监测预案,实施应急跟踪监测,真正使水质监测为水资源决策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从而真正实现县域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7.5加强管理和政策引导,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⑴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缺水形势,增强社会惜水、节水意识,形成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节约水的社会风尚。
⑵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工作,进一步理顺关系,实现取水、调水、城市供水、排水、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等水务一体化管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打破独家经营和行业垄断,吸纳社会资金,股分制办水。
⑶进一明晰水权,建立水市场,统一制定地表水与地下水,外调水与本地水的供水价格,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制和高效利用。
⑷加强水资源保护工作,加强取水和退水的水质监测,严格控制企业达标排放。制定鼓励污水处理的经济政策,实现污水有价排放,逐步减少污水排放量。
⑸加强水利法制建设,依法治水,认真贯彻实施新水法,根据新水法及全县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一些可操作性的水利政策,引导和促进全社会形成一种以节水和高效用水为重心的氛围和机制,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创造一个宽松的有为的软环境,尽快走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道路。
共6页: 5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