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3 数据源与数据库设计
数据收集与输入是产生数据库和建立信息系统的最基本工作,建立完整的流域水资源信息系统需要大量的数据,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费用,在时间和经费有限的情况下,难以做得很完整。因而,应充分利用已有资源,根据系统需要,先从最基本的部分开始,分步实施。
3.1数据源
数据源主要有:实地调查,历史资料收集,人工数字化或扫描现有的地图;有条件可收集卫星影像数据,及其它地理数据和科研成果材料等。根据现有资料,合理规划数据库结构。
3.2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是信息系统的核心。系统所有程序的运行都必须依赖数据库支撑。数据库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运行。数据库设计的主要原则有:应具有灵活性、可扩充性和可维护性;能确保数据的可靠性、有效性、完整性和安全性;满足查询输出、报表生成、预报和调度等对数据的使用要求;并能适应网络环境的需要;满足远程用户的数据库的访问要求,实时主动为上级提供信息和数据;还必须保证数据的规范性和水利行业内数据库的一致性,便于数据信息的资源共享。本文主要从概念设计、代码设计、功能设计、逻辑设计及物理设计等方面来探讨玛纳斯河流域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基本方法。
3.2.1流域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系统概念设计
在开发一个数据库系统的整个过程中,概念模型设计是关键的一步,其质量好坏关系到整个数据库系统的成败。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是通过系统分析确定一个不依赖任何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软件或硬件环境的而能充分反映应用要求的数据模型。它既要符合范式的要求,又要具有简明性、稳定性、完备性和通用性。系统开发过程中,采用实体-联系方法(entity-relationship approach简称e-r方法)进行概念模型设计。图2所示为水政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实体-联系图。
图2水资源管理系统实体—联系图
fig.2 sketch of entity-relationship for wrms
3.2.2流域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系统代码设计
代码设计是建立信息系统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代码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能更有效、更方便地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
3.2.2.1代码设计的对象
本系统代码设计的对象有两类:数据代码和软件要求的各种标识符。
(1) 数据代码
有两种情况需要考虑编制数据代码。第一种情况是当数据本身不为英文或数字,但却需要作为主码值时,则我们对其全部编码,并尽量采用层次数字码,并称其为第一类数据代码(例如,行政分区代码,水资源分区代码等);第二种情况是数据字段虽然不是主码,但数据具有较多的不定长文字描述时,我们视需要而定是否编码,若对其进行编码,则称为第二类数据代码。表1 所示为系统需要使用的数据代码。
表1 数据代码 table1 code of data
(2)软件要求的各种标识符
数据库系统中的关系表名、字段名、程序模块名、文件名等一律采用英文(包括数字)标识符。
共4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