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5.混凝沉淀法
混凝是水处理中的一道重要工序,通过混凝沉淀过滤,可大幅度降低水中的浑浊度、色度,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杂质。混凝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它是在一定的pH、温度等条件下,向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混凝剂,通过搅拌使其与污水中的悬浮状水不溶物和过饱和物等发生反应沉淀下来,使废水由浑浊变得澄清。
混凝效果的好坏与混凝剂种类、水中杂质、浑浊度、PH值、水温、药剂的投加量和水力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混凝处理的关键是投加混凝药剂。性能优越的混凝剂不仅水处理效果好,成本还低。
6.厌氧生物处理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是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在无需提高氧气的情况下把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和少量的细胞物质,这些无机物主要包括大量的沼气和水。这种处理方法对于低浓度有机废水,是一种高效省能的处理工艺;对于高浓度有机废水,不仅是一种省能的治理手段,而且是一种产能方式。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世界范围内各种工业废水的处理,它的处理工艺主要有普通厌氧消化,厌氧接触工艺,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厌氧流化床,厌氧生物转盘等。该工艺将环境保护、能源回收和生态良性循环有机结合起来,能明显地降低有机污染物,用厌氧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有较高的处理效果,B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COD去除率可达70%—90%,并将大部分有机物转化为甲烷。用该法处理废水成本比好氧处理要低[6],设备负荷高,占地面积少,产生剩余污泥量较少,可直接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不需要大量稀释水,并可使在好氧条件下难于降解的有机物进行降解,但它仍有不足之处,其初次启动过程较慢,对有毒物质较为敏感,操作控制因素比较复杂,且出水COD浓度高于好氧处理,仍需要后续处理才能达到较高的排水标准。如孙剑辉[7]等研究的用铁屑作填料的UBF酸化反应器与UASB组成的两相厌氧系统能够稳定、高效地处理Zn 5—ASA废水。实验结果表明:此系统在UBF与UASB的HRT分别控制在5.95h和11.43h时,UBF与UASB的OLR(以COD计)分别高达58.44和17.01kg/(m3.d)。对SCOD和BOD5的总去除率分别达90%和95%左右,具有系统运行稳定、处理效率高等优点,系统中UBF反应器所选用的铁屑填料,通过微电解作用,能够有效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且可省去通常的调碱工序,为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开辟了新途径。
7.结束语
根据上面的叙述,我们可以知道,尽管水处理方法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至今已比较成熟,但是在医药废水处理这一领域上,仍存在很多问题,仅靠单一的处理工艺是很难使出水达标排放的,必须对现有的工艺进行集成,采用多种工艺联合处理的方法,才能达标排放,甚至是变废为宝,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的目的。如吸附—混凝—高级化学氧化法[8]、内电解混凝沉淀—厌氧—好氧法[9]、UBF——UASB两相厌氧法、水解—接触氧化法[10]、气浮—兼氧—CASS法[11]、OFR—SBR法[12]等,医药废水经过这些工艺的处理后均能达标排放。笔者认为医药废水治理的关键在于准确分析出该废水的实际水质特性(特别是对废水内有机物的辨析),以及其在不同温度、酸碱度、厌氧和好氧等条件下各组分的变化情况,如果掌握了以上信息,在现有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就能找到一种真正工艺简单、操作简便、处理彻底、节省能源且成本低廉的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1]乌锡康。有机化工废水治理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333-339.
[2]陆昌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详解[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1:237.
[3]宋鸿,等。二氧化氯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J] .污染防治技术,1998,11(3):147-150.
[4]兰淑澄。活性炭水处理技术[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l992.
[5]张建志,吕步云。半煤渣吸附法处理燃料工业废水[J].环境工程,l99l(1):1-5.
[6]王绍文。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与工程应用[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131.
[7]孙剑辉,倪利晓。UBF与UASB两相厌氧系统处理Zn5—ASA医药废水的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1,14(2):30-32
[8]李巧萍,等。吸附—混凝—高级化学氧化法处理安乃近废水的研究[J].水处理技术。2003,29(6):348-351.
[9]柴晓利。高旭光,陈洁。内电解混凝沉淀—厌氧—好氧工艺处理医药废水[J] .环境科学与处理技术,2000,8(3):33-34.
[10]董旋,等。通化市医药废水污染的现状及治理[J].人参研究。2002,14(4):45-46.
[11]马青兰。医药废水处理工程实例[J].中国给水排水。2003,19(10):94-95.
[12]彭玉帆,等。OFR—SBR联合工艺处理医药废水的研究[J] .水处理技术。2000,26(1):56-59.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