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4 平面稳定分析
4.1 岩体物理力学参数
由于地勘资料的缺乏和不足,本次计算依据前期地质、试验资料和开挖暴露面所揭示的地质条件,并对山坳塌方体进行地质参数反演分析(反演成果见表一注),综合以上因素,拟定边坡平面稳定计算的物理力学参数见表一。
表一 边坡平面稳定岩土力学参数计算采用值(峰值强度)
4.2 稳定计算方法
切取典型剖面,按平面刚体极限平面问题考虑,不考虑动力效应对岩土参数取值的影响。计算采用陈祖煜教授编制的EMU程序进行。
4.3 平面稳定计算边界条件与控制标准
(1)边坡滑动方向与计算剖面选取
根据地质条件分析,为简化计算,6#山梁边坡失稳的边界条件如下:
a. 沿强风化、强卸荷带顺坡中缓倾角结构面的剪切滑移破坏;
b. 向河床、沟谷等临空面方向的倾倒崩塌破坏;
c. 中缓倾角节理与陡倾结构面相互切割、组合,构成对边坡不利的楔体破坏模式。
考虑到XX工程枢纽区中缓倾角节理及卸荷裂隙发育的主要产状为近SN向,基本垂直的两组陡倾结构面也以近SN向相对发育,计算剖面为一近EW向和其它三个接近天然地形最陡方向剖面。
(2)地下静水压力取值
6#山梁地区天然地下水位基本上处于强风化、强卸荷带以下部位,计算分析中采用暴雨条件下的地下静水压取值标准采用:取1/5滑块高度。
(3)地震惯性力
地震工况下地震惯性力按拟静力法计算,仅考虑水平向地震作用。取100年超越概率10%水平峰值加速度a水平=0.169g,地震效应折减系数ζ=0.25,动态分布系数ai=1.875,相应的水平地震力综合系数取值为Kh=0.08。
(4)计算工况及安全系数控制标准
6#山梁综合治理措施考虑一次到位实施,避免二次上山不考虑分期进行,因而计算分析考虑正常运行、地震和泄洪工况,其中坝顶公路以下边坡将结合导流洞出口开挖、泄洪雾化保护等,下一步作综合治理研究,故本次计算无泄洪工况。本区域距工程主体拱坝尚有一定距离,坝顶公路以上边坡又接近天然边坡,安全等级按低于主体工程边坡考虑,取为二级边坡,各工况对应的平面稳定安全系数控制标准见表二。
表二 边坡平面稳定计算最小安全系数控制标准
4.4平面稳定分析计算成果
根据初步推测的地质剖面与初拟地质物理力学参数进行了初步分析计算,各剖面相应位置滑块平面稳定计算安全系数及所需锚固力计算成果见表三。
表三 坝顶公路以上边坡控制性滑块平面稳定计算安全系数成果表
共3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