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组群式高层建筑综合体设计初探(1)程力学毕业

2014-05-12 01:11
导读:工程力学论文毕业论文,组群式高层建筑综合体设计初探(1)程力学毕业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目前,我国高层建筑设计与建设正以前所未有速度和规模进行
目前,我国高层建筑设计与建设正以前所未有速度和规模进行。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已发生新的变化,社会和市场都对高层建筑的组合方式、设计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自1993年至今,先后在北京、海口主持并负责完成了海口CMEC金融大厦、海口富强大厦、北京机械大厦等组群式高层建筑综合体的设计工作。本文试图通过这些工程谈谈对组群式高层建筑综合体设计的一些体会与看法。

  一、组群式高层建筑综合体组群式高层建筑综合体是由两幢或数幢多种性质、多种功能的高层建筑组织而成的复合中心。在总体设计、功能、建筑艺术上都是完整的建筑群,多个建筑之间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形成不可分隔的统一体。

  二、国内组群式高层建筑综合体的发展现代社会的快节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行业与心理习惯,人们追求高效率。所以,现代社会许多建筑都呈现出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由单功能向多功能,由单一性向综合性发展。组群式高层建筑综合体可以较好地利用建筑物内部的竖向交通,使人们在地面上的分布活动空间化,缩短部门、功能之间的联系与距离,可以更好地满足向社会提供综合服务的需要。组群式高层建筑综合体是时代观念转变和需求的产物。

  从组群式高层建筑综合体一出现就显示出了巨大的生命力。因为现代材料和科学技术为组群式高层建筑群的建造提供了技术保证,而社会集团化、行业垄断化的发展,又为组群式高层建筑综合体的实施与发展打下了物质与经济基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而城市发展不能指望一味的水平拓展,靠扩大摊子占良田、耕地实不是办法,而多采取加大建筑层数的办法,在城市中心区用地紧张的条件下,需要适当提高建筑密度与容积率。高层建筑组群综合已成为一种时尚和趋势。北京20世纪90年代初期东西长安街建造的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和城乡贸易中心就是极好的代表作。

  城市景观迫切需要克服过去许多建设单位由于资金不足,仓促上马,只顾局部,不顾整体,只顾眼前,不顾长远所带来的“城市蜡烛”式的景观和城市绿化的零碎。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就,也需要和呼唤着城市新的形象。组合式高层建筑综合体可以经过统一构思、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与城市发展相适应,可以在同样建筑面积与基地面积的比值下,提供更多的自由空间作为绿化和公共休息场所,美化城市,可以成为城市崭新的轮廓线和中心,给城市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同时,通过组群式发展可以减少市政建设的投资,缩短工期,也更易城市综合布线、通讯与计算机网络管理,节约能源,实现智能化。因此,组群式高层建筑综合体的出现与发展是历史的必然,它必将深人人心,影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必将在城市建设中开创更壮观的局面。

  三、组群式高层建筑综合体设计组群式高层建筑综合体设计顾名思义是立足于综合与组群。综合与组群就是在全面满足多功能平面要求的同时,考虑整个建筑组群的平面体型组合,外部与内部空间序列、层次,从而形成有机呼应,有变化的、统一的群体形象。

  笔者认为,组群式高层建筑综合体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便是统一。因为在组群式高层建筑综合体设计中,用不着担心组合群体总形象的过于简单,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必然会形成多样化的局面。当把组群式高层建筑综合体设计得满足复杂的使用功能时,建筑本身的复杂性必然导致建筑的丰富与多样化。所以,建筑师首先应明确的是,把势在难免的建筑多样化组合引入到统一之中。而做到统一需要用如下的设计手法:

  1、组群中单体平面形状相同的组合这种组合方式采用的是简单、容易认识的几何形状都具有必然的统一感的原则。相同的形象组合自然能够做到建筑外观的有机统一。机械大厦就是按照这个原则设计的。

  机械大厦位于北京市复外大街与白云路交叉口西南角,位置显赫,是北京市横中轴线上重要景观。用地呈长方形,南北约长140m,东西约长200m,总用地面积29100m2,总建筑面积达20万m2.根据用地与城市道路关系和甲方对功能的要求,建筑物主要由两组建筑物组成群体。由于用地东西长、南北窄,故对应于复外大街形成东、西两组建筑物,以便较好解决城市景观、出入口、车流及人流问题。

  两组建筑物之间为开放式广场并安排建筑物主要出入口,东部建筑组群为投资公司用房,用一幢塔楼组成,主要功能为商业、出租办公楼及800床4星级酒店,充分发挥其沿复外大街及白云路的优势;西部为机械工业系统各大公司业务用房、商贸展示、计算中心和系统骨干企业驻京办事处及后勤服务用房,也由一幢塔楼组成。两建筑组群前后错落,实对比,阴阳互补,形成了既丰富又相互协调并且统一有致的建筑群体。主体建筑24层均为南北向,均有较好的自然通风、采光的条件,干扰又少,真正做到满足功能要求又经济、美观,而且两组建筑物下部裙房沿复外大街及白云路作退台处理,减少建筑物的体量,使之感到亲近并和周围建筑物的尺度相适宜,且能够突出沿复外大街两幢等高的塔楼。为避免呆板,两楼南北方向相错两个柱距,达到了微妙的平衡。为强调主楼的重要性,与裙楼相差达6层,裙楼依次从东南方向跌落,形成中国古老的“太极图”,以象征中国古老文化的源远流长,两幢塔楼辩证统一。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附属工程的施工与质量管理(1)程力学毕业论文 下一篇: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营造(1)程力学毕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