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等院校校园空间环境的探讨——沈阳师范学(2)
2014-05-30 01:05
导读:二 创造多层次的空间环境氛围 总结国内外高校规划设计的实践经验,高等院校的校园环境应具备三个主要功能:满足教学科研工作和师生员工的生活需求
二 创造多层次的空间环境氛围
总结国内外高校规划设计的实践经验,高等院校的校园环境应具备三个主要功能:满足教学科研工作和师生员工的生活需求;通过良好的环境陶冶人的精神情操,即“人创造环境,环境又培育人”;给涉足校园的来访者文明优雅的观赏环境。可见,高等院校的校园应具备多种性格的环境空间,以满足不同的功能。创造一个优美的校园空间环境对一个面向21世纪的大学校园意义深远。
美好的环境首先应与人的心理需求相契合。高等院校校园的主要使用者是年轻的大学生,他们意气风发、充满创造激情。活跃的思维使他们渴求跌宕起伏的变幻,单一呆板的空间格局,虽然能满足物质使用功能上的需要,却难以满足他们心理上的热切渴望。因此,美好的高校校园环境空间应层次丰富、形式多变。
在沈阳师范学院的规划设计中,我们力求创造出丰富的空间格局,多层次的环境氛围,来满足教学和生活两种最基本的、性质却截然不同的功能的需要。
教学区空间表现为在圆形母题控制下、严格的几何式布局,位于基地中心,这里充满了治学严谨的学术气氛。与之相对应,学生生活区布置在教学区外围的北侧及东侧,与教学区之间通过宽阔的绿化带过渡与联系。生活区空间采用中国传统园林式的布局,道路自由曲折,建筑布局顺应道路,空间态势与教学区迥异,其亲切、恬静、轻松的氛围给紧张学习过后渴望得到
放松的学生们带来充分的心理满足。
如果说教学区的空间格局偏重于理性,那么生活区的空间形式则更重人情,两者功能不同,性格各异,但都不失为良好的交往空间,可谓各得其所。二者的结合,情理相依,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新校区层次丰富、格调高雅的校园空间环境。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三 建立健全完善的校园生态系统
在当今城市与建筑设计领域,结合生态的环境设计成为共识,绿色环境是当今人工空间的发展趋势。在沈阳师范学院的规划设计中,如何把握和运用自然生态的特点和规律,创造一个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整体完善的生态环境系统,成为创作的又一主要课题。
沈阳师范学院新校址用地为荒废的田地,缺乏层次丰富的自然景观,生态基础较低,因此在经营各功能分区的同时,必须系统地考虑人工生态环境的再创造,使其有机完善,积极地调节并改善校区小气候,同时美化环境。为此,我们采取的策略是将各个功能分区内的建筑尽量集中布置,节约出大片完整的用地,在各功能区域之间的过渡带形成集中的公共绿地,并向各个区域内部渗透。这样的绿化布置,具有整体性,连贯有效,为校区提供了真正的氧气库,并在空间和景观上起到了连接过渡的作用。
具体做法是:结合功能布局,在圆形路网控制下形成的集中式教学区外围布置一圈连贯的绿化带,其间穿插环状水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绿环,绿环在教学区与宿舍区之间局部放大,成为一片开敞的绿化林地,有效地净化空气、隔绝噪声,既保证教学区安静的氛围,又使生活区环境清雅、安逸。水面的处理依中国传统园林设计中理水的原则,“聚则辽阔、散则曲折不尽”,技术上采取循环水处理的手法,使其具有流动性,形成虽由人作、宛若天成的人工自然生态景观。随着季节的更替,水体呈现出不同的景观,并对调节校区温湿度及两岸植被的生长态势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总之,由水面与绿化相结合构成的这一生态绿环使新校区的生态环境成为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有机系统,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舒适健康、多姿多彩的外部休憩空间。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在沈阳师范学院的规划设计方案中,无论是树立具有向心性的校区焦点,创造层次丰富的空间格局,还是建立健全完善的生态系统,无一背离广大师生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或许这就是我们制胜的原因:以人为本,从人的需要出发,体现对人的关怀。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