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 公路 建设 环保 工作程力学毕业论文(2)
2014-11-24 01:02
导读:另外施工区内要做好各项排水设施,使污水统一集中到集水井,以免造成水质污染。修建临时工程应尽量减少对原环境的损害,在竣工拆除临时工程后,应
另外施工区内要做好各项排水设施,使污水统一集中到集水井,以免造成水质污染。修建临时工程应尽量减少对原环境的损害,在竣工拆除临时工程后,应恢复原来的自然状态。
3 公路主体建成后的环保问题
公路主体建成后,环境保护工作同样不可忽视。首先,绿化是改善环境的重要措施。在普通公路两侧,采取乔灌结合的办法进行绿化,不仅能防止水土流失,延长公路使用寿命,而且还能减低噪声、防尘、净化空气、保护水源、美化环境。其次,高速公路一般几十公里应设置一个服务区,该服务区应对排出的废水采取必要措施加以处理,不得使其随处漫流,造成环境污染。另外还专门设置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对该路段进行必要的绿化工作。
4 其它问题
公路新建工程投资大、耗资多、工期长,因此公路改建、提高等级仍将是我国公路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它有建设快、收益快、投资小等诸多优势,对国民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一般是采用加宽抬高设计线,或以补强的方式提高技术参数以提高公路等级。这种方法有很多弊端如要增加占用土地、其它资源消耗较大等,因此在不改变设计线的情况,我们可对原有公路建筑材料再生利用,重复利用原有的路面、路基等材料,采用新型工艺流程,这不失为环境保护工作的一种新方法和措施。
总之,环境保护是我国政府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更是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我们只有认真贯彻执行
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和《水土保护法》等法规,并结合建设的实际情况,在工作中认真、积极探索,才能在发展公路事业的同时,把环境保护工作做好。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部要求公路建设不得乱占滥用耕地。为进一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引导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交通部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在公路建设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通知》说,公路建设应按照规划、精心设计、严格施工的要求,控制占地数量,同时要采取改地、造地、复垦等综合措施进行土地恢复、改造,增加地力。公路建设要与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不能片面追求高标准、高指标。
《通知》同时印发了实行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具体措施。
交通部强调,在公路建设中,要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路线方案做深入、细致的研究,结合用地情况和占用农田情况进行多方案论证、比选,确定合理的线位方案;在工程量增加不大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能够最大限度节约土地、保护耕地的方案,要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地、废弃地、劣质地;要重视环境保护,不破坏原有自然生态,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高速公路应根据交通量大小、路段长度、地形条件、社会服务需要,选择适当地点设置服务区,并合理确定服务用旧路资源,尽量在原有路基上加宽改造,尽量减少占地,保护基本农田,并严格控制改建标准和规模。
交通部要求,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公路建设土地利用工作的督导检查,对浪费土地资源的项目要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