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困境与出路(2)

2013-05-04 01:25
导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措施 从当前的情况看,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要求和愿望是实现生有所靠、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当前在农村社会保障各项制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措施

  从当前的情况看,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要求和愿望是实现“生有所靠、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当前在农村社会保障各项制度建设中,应重点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民与城市居民一样实行低保制度既是农民的迫切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这项制度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已开始进行试点。从各地开展的试点情况看,这项制度从政策层面、技术操作及资金保障等都已成熟,应该全面推开。有关专家认为,农村低保制度的标准不一定非要和城市持平,因为农民有自己的土地,可以从中得到部分补助,各地农村也可有差别,就平均而言,按照实行补助每个贫困人口一年能达到100元、 200元或再高些就可以起到较好的救助作用。这样,按照270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计算,每年国家投入最多50多亿元就能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问题。当然,建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需要注意两个问题:科学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需考虑维持农民基本生活物质需要、当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地方财政和乡村集体承受能力以及物价上涨等因素;合理界定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大体上包括因缺少劳力、低收入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因灾、因病及残疾致贫的家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及无法定抚养人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针对目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应采取以下改革措施:一是强制要求适龄参保农民缴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而且形势紧迫,刻不容缓。如果不抓住现在的有利时间,将错过最好的制度建设时机,广大农民将面临老年生活难以获得足够保障的风险。因此,不管农民选择何种交费标准,都应坚持一点,即强制要求农民为自己将来养老投保。当然,政府要通过大众传媒大力宣传农保政策。二是改变政府扶持方式。以前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支持主要体现在政策扶持上,即对乡镇企业交纳的保险费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予以税前列支。由于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乡镇企业并不发达,所以这种扶持的效果不很明显,没有落到实处。为了调动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应该变政策扶持为资金扶持。政府可采取补贴保费、设立由财政供养的农村养老保险机构和人员、提取管理费的方式促进农民参保。政府补贴时,可以按照农民交费的标准补助,由中央、省级财政负责,并坚持多交多补、少交少补、不交不补的补助原则。

  促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逐步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财政投入力度,尤其是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对中央政府而言,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应当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加以区分:对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应是适度且辅助性的;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差一些的中部地区,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应是比较稳定和递增的;而经济发展水平更低的西部地区,应成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重点。同样,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不仅是一个渐进的、比较长的过程,而且是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而逐步加大的过程。中央财政应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里保持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转移支付力度,即便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有了比较明显的进步之后,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都不应“断奶”,而应使之演变成为基础性投入,以引领更多的地方资金进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筹集模式。比较完善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筹集模式应当综合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需要:使筹资总体水平在上年的基础上有明显提高,并实现和经济增长的同步、同比提高。筹资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相适应。明确、规范、制度化,可以长期保持稳定;因地制宜,结合实际,不断完善合作医疗方案。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在注重大病医疗保障的同时,也应该包括补偿部分门诊费用和免费预防及卫生教育服务,满足大多数人的基本卫生需要,扩大受益面。如对年内未动用合作医疗基金的参保农户,可提供一次免费体检,扩大受益覆盖面;努力提高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制定好区域卫生规划,整合农村卫生资源,重点实施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深化乡镇卫生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质量,满足农民群众的医疗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国富,孙金华.论农村公共品供给与新农村建设[J].经济问题,2006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2.马晓河,方松海.我国农村公共品的供给现状、问题与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5
  3.陈志国.发展中国家农村养老保障构架与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模式选择[J].改革,2005
  4.杨复兴.论中国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创新的基本视角和内容[J].经济问题探索,2006

上一篇: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