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以一般教学效能感、个人教学效能感、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为自变量,倦怠总分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表5显示,个人教学效能感、客观支持可以显著地预测特殊教师倦怠总分;以个人教学效能感为因变量再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主观支持进人模型;以客观支持为因变量再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支持利用度进人模型。由表6绘制特殊教育教师倦怠总分的路径分析图如下:
从图4可以看出,因变量倦怠总分受到显著影响的路径有四条:第一条是客观支持、个人教学效能。倦怠总分;第二条是一般教学效能→个人教学效能、倦怠总分;第三条是主观支持、个人教学效能、倦怠总分;第四条是支持利用度。客观支持→倦怠总分。
四、讨论
(一)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效能感、支持与职业倦怠的相关分析
职业倦怠总分与社会支持、教学效能各维度呈显著的负相关,说明社会支持、教学效能可以从反面折射出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一般教学效能感与主观支持呈显著的正相关,与支持利用度呈显著的负相关,这与黄喜珊等的研究一致。个人教学效能感与主观支持呈显著正相关,与支持利用度呈显著的负相关。由上可见,主观支持对特殊教育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尤其是个人教学效能感有积极的影响。支持利用度与特殊教育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之间的负相关,暗示教学效能感高的教师在遇到职业倦怠时更多的依靠自己去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排斥社会支持,反映了高效能感的特殊教育教师具有较高的自尊,这一点值得在理论上探讨和实践中注意。
(二)特殊教育教师情感耗竭的路径分析
进人特殊教育教师情感耗竭路径分析图的预测变量有:个人教学效能感、主观支持、一般教学效能、支持利用度。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对特殊教育教师情感耗竭产生直接影响的因素是个人教学效能和主观支持,产生间接影响的因素是一般教学效能和支持利用。一般教学效能和主观支持都通过个人教学效能、主观支持对特殊教育教师情感耗竭产生影响。支持利用度主要考察特殊教育教师在遇到问题烦恼时主动寻找支持的能力且大都偏向于情绪发泄和调节等方面,所以可以解释特殊教育教师的主观支持度。综上说明特殊教育教师的情感耗竭可以通过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个人效能感和主观支持度来降低,情感耗竭主要涉及特殊教育教师很深的负性情绪,既需要建构在特殊教育教师自己身上的教学效能的来抵制,更需要家人、朋友、领导、同事的关怀,另外特殊教育教师在产生情感耗竭时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寻求帮助,平时多参加一些团体组织活动。
(三)特殊教育教师人格解体的路径分析
进人特殊教育教师人格解体路径分析图的预测变量有:个人教学效能、一般教学效能、主观支持。对特殊教育教师人格解体产生直接影响是个人教学效能感,产生间接影响是一般教学效能和主观支持,即一般教学效能和主观支持通过个人教学效能对特殊教育教师人格解体产生影响。该路径分析的结果显示个人教学效能感越高则特殊教育教师人格解体水平也越低,一般教学效能和主观支持对特殊教育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有积极的正向的影响。
(四)特殊教育教师倦怠总分的路径分析
进入特殊教育教师倦怠总分路径分析图的预测变量有:个人教学效能、客观支持、一般教学效能、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在这些因素中,对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总分产生直接影响的因素是个人教学效能和客观支持,对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总分产生间接影响的因素是一般教学效能、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特殊教育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主观支持都通过个人教学效能感对倦怠总分产生影响,支持利用度也通过客观支持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总分产生影响。
路径2、路径3显示特殊教育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和主观支持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二者对于塑造特殊教育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一个教学效能感高的特殊教育教师,他的职业倦怠总分也就越低,特殊教育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可以作为衡量职业倦怠水平的一个指标变量。路径4显示支持利用度可以预测特殊教育教师的客观支持程度,支持利用度主要测量特殊教育教师参与团体组织活动和遇到烦恼主动需求社会、情感支持的程度,支持利用程度高的特殊教育教师获得的主客观支持必然越多,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客观支持三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可以证明这一点。路径1中客观支持与倦怠总分呈正相关,且表明客观支持多的特殊教育教师他们的职业倦怠水平也越高,也是教学效能表和职业倦怠量表各维度中唯一一个与职业倦怠总分呈正相关的维度。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过多的客观支持让特殊教育教师容易形成依赖心理,减少主动克服困难的努力,在缺乏对特殊教育教学、生活的深人思考下特殊教育教师自然降低对于教学和研究的要求,长此以往他们的教学效能感逐渐降低,职业倦怠水平上升。二者的关系提示我们在和治疗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的时候不能过多地强调外界客观资源因素的作用,而应该重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内涵的发展以及主观支持上的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