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5.4 做好天然林保护和生态工程建设,走综合发展之路
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和怒江的发源地,由于森林资源过度采伐、导致水土流失,生态平衡失调,不法之徒非法偷猎野生动、植物,致使珍稀特有物种濒临灭绝,为了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建议建立大规模的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动植物的生态系统多样性。一方面要做好天然林的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乔灌草结合,做好速生丰产林的培育,并积极参与治理的生态工程建设(如长江、黄河、澜沧江中上游地区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等)。另一方面,由于禁止采伐天然林,森工企业可以通过合法手续到周边资源丰富的国家去采伐与进口部分所需木材,搞加工企业。同时,应加大林下产品(如松茸、虫草、贝母、灵芝、茯苓等)人工繁育研究和深加工产品的比重,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和力度,适应的需要,使经济增长方式向贸易、效益型转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5.5 搞好经济林开发利用,增加非木材产品的经济效益
本区宜于发展经济林的“三荒”土地资源有 100 多万 hm2,若加上最近退耕还林还草的面积,为全国各区之首。建议对老弱、退化严重的低产林(园)地进行改造,改种名特优品种,选育好有国际竞争力的优良品种,提高质量,如云南可发展热带水果和粮食林及油料林基地,四川可多发展油料林和粮食林基地。在青海东南部的黄河谷地和藏东南的“三江流域”谷地,发展有稳定效益的优质苹果和梨以及柑桔基地。
5.6 节省和扩大薪材,增加生态和经济效益
全区薪材的消耗量占资源总耗量的 50% 左右,不解决能源性森林资源消耗问题,保护森林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就难以实现。故当务之急和最有效的措施是推广可节柴 15%~20% 的“省柴灶”;其次是培育速生丰产的薪炭林增加薪柴;三是以电和太阳能代柴。总之,节材是保护森林资源,增加生态和经济效益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5.7 充分调动全的力量,积极兴办林业
在全国退耕还林还草的形势下,发展林业需要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共同努力,要大力发展造林、护林等林业户、林业村,实行谁,谁受益的政策,也可推行股份制,多渠道筹集发展林业的必需资金,在争取国家投资的同时,努力挖掘全民的潜力,鼓励全社会办林业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