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青藏高原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探讨

2013-07-25 01:15
导读:其他论文论文,青藏高原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探讨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提 要 对青藏高原资源

提 要 对青藏高原资源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分析表明,本区具有林业资源丰富,可利用价值高,但资源分布和质量比较差的特点。要促进该区林业资源经营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以保护为主,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综合开发和之路。

关键词 青藏高原;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林业上最初倡导的可持续发展其原意为“永续作业”或“永续利用”,是森林经研究的核心问题。森林经理学科最初是由欧洲的家们在 17 世纪创始的,德国人在 18 世纪开始了以法正林 (Normal forest; Normalwald) 为中心的森林经理学科理论研究,后来推广到瑞士、奥地利及法国等,最后推行到世界各国。其最终目的是森林的采伐量不能大于生长量,以及保证在当时的条件下林业小业主的木材简单再生产和尽可能取得最大利润。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的发展,森林的效益不仅仅是局限在木材效益,而是涉及整个人类社会及其。林业的最大效益不仅从生产木材的简单效益来衡量,因而扩大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环境等综合效益。追溯,林业是研究资源可持续发展最早的行业。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如何合理地利用有限的森林资源,使其不但为当代所用,还应该不断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依托青藏高原的林业资源,研究与探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边陲 (E78°~110°,N21°~39°),以其高大而雄伟被誉为“世界屋脊”。这里山高谷深,海拔高差非常悬殊(差别 7000m 以上),气候变化异常,特殊而复杂的自然环境孕育着世界上较为丰富的动植物及材等林业资源。本区域也是黄河、长江、澜沧江、怒江和雅鲁藏布江的发源地,森林资源对以上河流中下游地区的工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保障作用。本区由青海、西藏、云南和四川等省(区)组成,土地面积 28 9.86万 km2, 1.6429 亿。

2 青藏高原林业资源现状及其评述

2.1 林业用地

  据,全区林业用地面积为 6235.91万hm2(表 1),占全国林业用地面积的 23.7%,其中林分和疏林面积分别为 2315.84万hm2 和 626.69万hm2,占全国林分面积及疏林面积的 20.40% 和 34.80%;灌木林和无林地分别为 1755.63万hm2 和 1281.04万hm2,分别占全国灌木林及无林地的 59.10% 和 17.49%;经济林果和苗圃面积分别为 152.59万hm2 和 0.76万hm2,其中苗圃仅为全国苗圃的 6.7%。全区森林覆盖率为 12.79%(四省平均数)。人均占有林地 0.153hm2,比全国平均水平 (0.114hm2) 多 34%,其中西藏人均森林面积为 3.145hm2,是全国人均森林最多的省(区)。

表 1 青藏高原林业用地资源概况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Table 1 Situation of land use related to forestry resources in Qinghai-Tibet Plateau

注:西藏的数据为控制线以内的数据。以下相同。

2.2 活立木总蓄积量

  全区的活立木总蓄积量为 412177.82万m3,占全国活立木总蓄积量的 38.4%; 其中林分蓄积量为 367125.08万m3,疏林蓄积量为 25165.55万m3,分别占全国林分和疏林蓄积量的 40.40% 和 46.20%(表 2),这是我国目前森林资源最多的区域,其资源总量位居全国区域第一,人均蓄积量达 231.38m3( 四省平均数 ),是全国平均水平 (8.622m3) 的 26 倍多。其中西藏人均多达 900m3,云南人均为 28m3,四川人均为 11m3,青海最少,只有 6m3

表 2 青藏高原森林总畜积量资源
Table 2 Total storage of forest resources in Qinghai-Tibet Plateau

  全区用材林面积虽然只占全国面积的 17% 多,但蓄积量达 228035.53万m3(表 3),占全国总量的 1/3 以上,防护林的面积及蓄积均占全国总量的 40% 以上,特别是其蓄积量达 116704.52万m3,几乎占全国该项总量的 2/3,薪炭林的蓄积量也占全国总量的 43% 以上。充分表明本区独特的森林资源优势。

表 3 青藏高原各林种面积及蓄积量资源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Table 3 Storage of various forest resources and the area of various types of forest

  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森林资源的年龄和面积结构不合理(表 4),中龄林、近熟林及成熟林的比重偏少,过熟林的蓄积量太多,不利于资源本身的永续利用。

表 4 青藏高原各林龄林种面积及蓄积量资源
Table 4 Area and storage of various types of forests with different age

上一篇:景观美学与生态净化--长三角苗木的选择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