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植物驯化与我国文明的起源(3)
2013-07-28 01:28
导读:的青铜冶炼技术水平更高,产量更多。反观中原地区,青铜农具是很少见的。这些清楚地表明后来中华文明的发展,是各地大地域--至少是各大河流域区域
的青铜冶炼技术水平更高,产量更多。反观中原地区,青铜农具是很少见的。这些清楚地表明后来中华文明的发展,是各地大地域--至少是各大河流域区域文明相互影响、会同而成长壮大的。不是仅仅哪儿有个"摇篮",然后往周边、扩张的。お
注释:
(1)《后汉书·西羌传》有:"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
四凶,徙之三危(注:三危,山,在今沙州敦煌县东南)河关之西南羌地是也。滨于赐支,
赐支者,禹贡所谓析支者也。南接蜀、汉徼外蛮夷,西北(接)鄯善、车师诸国"似乎西
羌是由中南到西北的。此说似有问题,因为神农(姜姓)氏据说是发源姜水的。无论如何姜和羌是同源的氏族。
(2)周廷儒:《近三十年来我国第四纪古研究的进展》,《地报》,1979,34(4)282。
(3)转引马马肃《绎史》卷四,四库全书,365册,86页。
(4)《国语四·鲁语上》,四部备要本,33页下
(5)(14)(19)任世楠,吴耀利:《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五十年》,《考古》,1999(9)11-22。
(6)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古地理》上册,科学出
版社,1984年,78页。
(7)河北文物处,邯郸市文物管理所:《河北武安磁山遗址》,《考古学报》,1981(3)303。
(8)赵世纲:《裴李岗文物的几个问题》,《史前研究》,1985(2)33。
(9)《战国策·燕策》。
(10)于省吾等:《甲骨文字诂林》,中华书局,1996年,1399页。
(11)袁靖等:《中国科技考古五十年》,《考古》,1999(9)62。
(12)刘诗中:《江西仙人洞和吊桶环发掘获得重要进展》,《中国文物报》,1996年,12月28日1版。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13)袁家荣:《玉蟾岩获水稻起源重要物证》,《中国文物报》,1996年3月3日1版。
(15)裴安平:《澧县八十土当遗址出土大量珍贵文物》,《中国文物报》,1998年2月8日第一版。
(16)丁颖:《中国栽培水稻的起源及其演变》,《学报》,1957,8(3):243-260。
(17)卫斯:《关于确定中国稻作起源地的三条补充》,《农业考古》,2000,(1):114-121。
(18)《驻马店杨庄》,科学出版社,1998年,192页。
(20)浙江文管会:《河姆渡发现原始重要遗址》,《文物》,1976,(8):6-14。
(21)据武汉晚报(2000.12.29)报道:在川西的汶川姜维城发现距今5000-7000年前的新
石器遗址,有属于马家窑类型的陶器出土。
(22)严文明:《中国稻作农业和陶器的起源》,载:《远望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