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园林绿地中的道路规划(2)
2013-08-04 01:10
导读:处理手法。当主路临水面布置时,路不应该是始终与水面平行,这样因缺少变化而显得平淡乏味。较好的设计是根据地形的起伏,周围的景色和功能景色,
处理手法。当主路临水面布置时,路不应该是始终与水面平行,这样因缺少变化而显得平淡乏味。较好的设计是根据地形的起伏,周围的景色和功能景色,使主路和水面若即若离。落水面的道路可用桥,堤或汀步相接。
另外,还应注意滨河路的规划。滨河路是城市中临江、河、湖、海等水体的道路。滨河路在城市中往往是繁忙而景观要求又较高的城市干道。因此临近水面的步道的布置有一定的要求。游步宽度最好不小于5m,并尽量接近水面。如滨河路比较宽时,最好布置两条游步道,一条临近道路人行道,便于行人来往,而临近水面的一条游步道要宽些,供游人漫步或驻足眺望。
3.4.3 园路与山石
在园林中,经常在园林两侧布置一些山石,组成夹景构成景色,要有一种幽静的氛围。在园路的交叉路口,转弯处也常设置假山,而能疏导交通,又有起到美观的作用。
3.4.4 园路与种植
最好的绿化效果,应该是林荫夹道。郊区大面积绿化,行道树可与两旁绿化种植相结合在一起,自由进出,不按间距灵活种植实现路在林中走的意境。就是我们所说的夹景。一定距离在局部稍作浓密布置,形成阻隔,是障景。障点使人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在园路的转弯处,可以利用植物叙强调,比如种植大量五颜六色的花卉,即有引导游人的功能,又极其美观。
园路的交叉路口处,常常可以设置中心绿岛,回车岛,花钵,花树坛等,同样具有美观和疏导游人的作用。
还应注意园路和绿地的高低关系,设计好的园路,常是浅理于绿地之内,隐藏于绿丛之中的,尤其山麓边坡外,园路一经暴露便会留下道道横行痕迹,极不美观,所以要求路比“绿”低,但一定是比“土”低。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4、园路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4.1 现代园林中,由于设计师或某些个人主线,将本身很美的自然地形埋成一马平川,使园路失去立面上的变化,或将平在堆成“坟堆”强硬的使园路“三步一弯,五步一曲”。
4.2 园路布局形成有自然式,规划式和混和式三种,但不管采用什么园路形式,最忌讳的是断头路,回头路。除非有一个明显的终点景观和。
4.3 园林绿地规划中园路所占面积,比例不适应,造成交通不便,造成人们行路挤占绿地现象。如:北京西单广场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区中的广场,每天人流都很多,但其中设计中绿地草坪战坪占有很大的面积,园路穿插其中只占很小的比例,游人难免要踩踏草坪,影响景观效果。相反,某些规划设计中,又过多规划园路,形如蜘蛛网,不仅影响景观效果,同时给建筑也加大了负担,还于生态不利。
4.4 某些园路交叉口设计不合理,夹角太小,未考虑转弯半径。人们为了方便,往往踩踏草坪。有些交叉口相交路数量太多(如四、五条),造成人们在路口交叉处无所适从的现象。
4.5 某些园路在与的处理上,不是很适宜。如与园形花坛相切,建筑物入口集散广场处,相交路口偏重量一侧,道路与水体驳岸紧贴布置等。
5、结束语
5.1 严格执行规划规范,合理布置园路所占面积,满足园路功能要求。
5.2 遵循道路规划设计原则,协调道路规划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5.3 加强自身素质及业务素质,避免矫揉造作,使道路规划设计真正体现功能美与艺术美的和谐统一。
1. 章怡维,园林设计师手记之十一园路,园林[J],上海园林集团公司协力,2000年12月仲冬版,页码
2. 郑琦,郑珂,园路析,园林[J]上海园林集团公司协办,1998年2月春季版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3. 梁永基,王莲清,道路广场园林绿地设计[M],北京中国出版社,2001年2月第一版
4. 毛培林,园林铺地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5. 语来春,园林工程与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
6. 语来春,城市园林绿地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 谢来漫,设施与环境艺术小品[M],北京中国水电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
8. 孟北祯,毛培林,黄庆喜,梁伊任,园林工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9. 过元炯,园林艺术[M],北京出版社
10. 陈科东,园林工程施工与[M],高等出版社
11. Nigel Colbom著,金煜,单长刚夏惠荣译,景园铺装艺术[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月第一版
12. Penny suift janek szymancuaski著,李晓辉,齐飞,孙晓梅译,园景硬质覆盖艺术[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第1版
13. [日]大桥治三,王铁桥,张文静译,日本庭园,[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5第1版
14. 英Mlike Laurence著,于永双,吴镇词,日昕肠译,景园石材艺术,[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