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论蘑菇常见生理性病害及其防治

2013-08-21 01:04
导读:其他论文论文,浅论蘑菇常见生理性病害及其防治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关键词 蘑菇;生理性病害;病因;防

  关键词 蘑菇;生理性病害;病因;防治
  论文摘要
蘑菇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生理病害有菌丝徒长、菌丝萎缩、地雷菇、硬开伞、空心菇、锈菇、红脚菇、畸形菇,针对这些生理性病害的病因及症状,提出了防治方法。
    
  1菌丝徒长
  
  (1)病状。播种后菌丝营养生产过旺,绒毛状菌丝生长致密,浓密成团,严重时形成“菌被”,不形成子实体、不出菇、推迟出菇或形成气生菇。
  (2)病因。这种现象常发生于蘑菇调水以后,或菇房温度过高、湿度大、通风换气不良的条件下,如播种期偏早,播种后长时间处于25℃以上温度,利于菌丝生长而不利于实体的形成。
  (3)防治方法。①选用种性良好的菌种,适时播种。②调水不要过轻,细土喷水不要太急,要在早晚凉爽时喷水。③加强通风换气,降低菇房的温、湿度,抑制菌丝旺长。④发现菌床土层冒出大量气生菌丝时,应减少喷水或停止喷水。⑤已结成菌被的应及时用竹签或刀片在菌被上扎几个小洞或用刀将菌被划破,结合喷重水、加大通风量,以增强菌丝的透气性,促使菇蕾生长。
  
  2菌丝萎缩
  
  (1)病状。蘑菇播种后,菌丝能够萌发但不吃料。
  (2)病因。在培养料太湿、太生、氨气浓度大、被杂菌侵染或外界气温太高等不良环境条件下,菌丝生长受抑,造成菌丝萎缩死亡。
  (3)防治方法。①适时播种,最好避开高温期,因菌种质量差而引起的菌丝萎缩,要及时重新播种。②在培养料含水量65%左右时播种。③培养料发酵腐熟要适当,添加氮肥要在堆料或第1次翻堆时加入。④培养料在进房后要认真消毒灭菌,防止杂菌、害虫入侵。
  
  3地雷菇
  
  (1)病状。出菇过早,菇生在料里,从粗土下部破土而出,菇柄长、畸形,菇盖上有泥,出菇参差不齐。
  (2)病因。覆土的土粒过粗过大、土质过硬;细土覆太晚,结菇太早;菇房温度过低,菌丝上土困难;出菇期通风太少而通风不良,室内CO2浓度超过0.3%,容易引起子实体生长发育不良,产生各种各样的畸形菇。
  (3)防治方法。①覆土应选择疏松透气、干而不散、保水性强的壤土或沙壤土,并注意土粒大小适中,一般以粗土粒蚕豆大、细土粒黄豆大为好。②覆土要及时。③适时喷水及加强通风,促菌丝在粗土之上、细土之下生长。
  
  4硬开伞
  
  (1)病状。蘑菇子实体在尚未成熟时菌盖与菌柄就分离裂开,并裸露出淡红色的菌褶。
  (2)病因。温度、空气湿度偏低,床面水分不足;昼夜温差超过10℃以上时,或空气湿度高,土层温度低,子实体发育失调。气温骤变时,发生硬开伞的现象尤为严重。
  (3)防治方法。低温来临之前,加强菇房内的保温措施,夜间不宜通风,不让冷风吹进菇房。同时,调节好空气相对湿度,促进菇体各部位均衡生长。保证出菇房空气湿度在85%~90%,促进菇体均衡生长。
  
  5空心菇
  
  (1)病状。蘑菇菌柄组织不充实,菌柄中心发白、中空。
  (2)病因。产菇旺期菇房相对湿度过低,粗土层过干,使菇体得不到充足的水分,菌柄中心产生白心。温度超过18℃时,菇体迅速长大,而覆土层粗土粒偏干,菌丝吸收和输送水分受阻,造成菇体组织不充实,菌柄产生白色髓部,甚至出现空心。
  (3)防治方法。①加大喷水量,提高室内空气湿度。②调节好粗土粒的湿度,含水量以25%为宜。③出菇盛产期加强水分,防止土层偏干而影响子实体的正常生长与发育。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6锈菇
  
  (1)病状。蘑菇表面产生褐色铁锈斑。
  (2)病因。出菇期水分管理不当,喷水量过多,湿度超过95%,加上通风换气不良,菇体表面的水分蒸发慢,使有水滴的部位出现锈褐色斑点,影响蘑菇的产量和品质。
  (3)防治方法。①加强菇房通风换气,降低空气相对湿度。②控制喷水量,喷水时结合喷施“丰产素”或“喷施宝”,可起到增产增收的效果;在喷施后适当通风,以利散发菇体表面的部分水分。③出现锈斑时,应停止喷水,待恢复正常后,再行科学管水。
  
  7红脚菇
  
  (1)病状。菇脚发红,菌盖颜色正常,影响产量与质量。
  (2)病因。气温偏高,料面喷水太多,尤其是收蘑菇前喷水太重,通风不良,易发生红脚菇。
  (3)防治方法。出菇期土层含水不宜过多,采菇前停止喷水,并调节通气量。
  
  8畸形菇
  (1)病状与病因。①皱缩菇:菌盖小,皱缩,菌柄长,质硬。
  因温度偏高和湿度过低所致。②大脚菇:只长菇柄,不长菇盖。因通风不良和CO2浓度过高所致。③菌盖上长疙瘩: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冬季,因栽培室内生火增温,造成CO2浓度过高,或栽培袋靠近风口,冷风刺激所致。
  (2)防治方法。控制好菇房温度,出菇期最好控制在12~28℃;遇到高温时,要通过洒水和通风降温;出菇阶段给予200Lx左右散射光照,保持空气湿度在90%左右;适量通风,控制CO2浓度在0.1%以下。
  
  9参考文献
  
  [1] 陈军,张桂兰.蘑菇生理性病害的病因及防治[J].科技与信息,2005(6):39.
    上一篇:论香菇多糖制剂的生产技术研究 下一篇:论山地茶园高产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