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生态优先原则打造节约型园林(2)
2013-08-22 01:04
导读:(2)在种植设计上,注重按植物群落结构进行合理配置,增加乔灌、藤、宿根花卉的使用,力求扩大绿地复层结构比例,充分发挥绿地的最大生态效益。
(2)在种植设计上,注重按植物群落结构进行合理配置,增加乔灌、藤、宿根花卉的使用,力求扩大绿地复层结构比例,充分发挥绿地的最大生态效益。试验表明,乔灌木的耗水量远低于草坪,而生态效益却比草坪高得多,10m
2树木产生的生态效益与50m
2生长良好的草坪相当。大量应用耐旱植物,不仅能节约大量水分,还能营造独特的景观。
(3)采用地面透气透水性铺装,减少水资源浪费。
3努力降低,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绿化体系 当今,水资源紧缺,能源供应紧张,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水资源和能源,是推进节约型绿化的必然选择。通过在园林绿化中开发、应用和推广节水、节地、节能和节材技术,以技术进步促进园林绿化的节约。
(1)大力推广节水型灌溉方式。在达到浇灌效果的前提下,不同的浇灌方式也是决定绿化工程能否节水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降低园林事业对城市水资源的消耗,就必须大力推广节水型灌溉方式。可采用喷灌、滴灌、地下滴灌等方式进行植物灌溉,这样既可节约用水,还能节省劳力,工效较高。据喷灌比地面灌溉可节省水约30%~50%,滴灌比喷灌可省水约40%,可节能50%~70%。地下滴灌是目前最新、最复杂、效率最高的灌溉方法,它直接供水于植物根部,水分蒸发损失小,不影响地面景观,同时,还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是园林绿化中极具发展潜力的灌溉技术。
(2)合理利用城市生活污水、中水灌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废用率。利用处理过的生活污水进行灌溉,既可提高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还可根据生活污水中有机质含量高,在冬、春2季选定取水时间段,大量抽取城市生活污水,对土壤瘠薄的绿地实施污水灌溉,是增加土壤肥效、提高植物生长量、降低成本的有效方式。注重雨水的回收利用,提倡使用再生水灌溉。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3)大力推广环保项目的建设,对植物的死干、枯枝、落叶、树皮等再回收处理,可作为园林绿化的生物性肥料。
(4)充分挖掘每一寸土地的潜力,实现单位土地面积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大力推行立体绿化的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攀援和爬墙植物,将能够绿化的各类墙体、天桥、屋顶和桥墩绿化起来,能有效地增加城市的绿量和绿视率。
(5)在绿化树种选择上,加大地方树种的运用,绿化植物主要来自苗圃的生产苗木,推广耐干旱植物种类。
(6)提倡在城市绿化用地中推广使用节能照明设施。
4参考文献 [1] 聂磊.关于建设节约型园林技术体系的研究[J].广东园林,2007(4):64-68.
[2] 程丽文.建设节约型园林的几点思考[J].建材与装饰,2007(9X):238-239.
[3] 侯先颖.树立科学园林观 构建节约型园林[J].河北科技,2007(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