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析桑白盾蚧的发生与防治

2013-10-24 01:09
导读:其他论文论文,浅析桑白盾蚧的发生与防治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关键词:桑白盾蚧;发生规律;防治方法

  关键词:桑白盾蚧;发生规律;防治方法
  论文摘要:
对桑白盾蚧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防治方法作了探讨,供参考。
  
  桑白盾蚧又名桑白蚧、桑盾蚧、桃介壳虫,是一种危害桃、李、梨、梅、杏、枇杷、板粟、桑、茶等多种果树和园林植物的害虫。近些年来在黔东南自治州境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危害,由于灾情未向桔小实蝇发生危害那么严重,故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黔东南自治州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适宜各种林木生长,盛产桃、李、杏、梅、板粟、枇杷、桑、茶等多种果品及多种园林观赏植物,因此研究桑白盾蚧的发生危害及防治对于发展自治州的生态,引导农民走上富裕道路有着重要意义。
  
  1危害特点
  
  桑白盾蚧以若虫和雌成虫群集固着在2~5年生枝干刺吸液汁。该虫在树上的分布趋势为上部多于中部,中部多于下部,阴面多于阳面,分杈处多于其它地方。受害严重植株上蚧壳密集重叠,似覆盖一层棉絮,严重削弱树势,使被害枝发育不良。受害植株一般上部枝叶开始萎缩、变黄、干枯,然后扩散至中部、下部,进而导致全株死亡。
  
  2发生规律及习性
  
  2.1发生规律
  桑白盾蚧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发生4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干上越冬,2月份后果树萌动之后开始吸食为害,虫体迅速膨大。2月底3月中旬为越冬成虫产卵盛期,第1代第2代若虫孵化较整齐,第3代第4代不甚整齐,世代重叠。第1代桑白盾蚧孵化盛期至1龄若虫期为2月底至3月中旬;第2代桑白盾蚧孵化盛期至1龄若虫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第3代桑白盾蚧孵化盛期至1龄若虫期为6月中旬;第4代桑白盾蚧孵化盛期至1龄若虫期为7月下旬至8月初。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2.2习性
  2.2.1雄成虫。桑白盾蚧雄成虫寿命极短,仅1d左右,羽化后便交尾,交尾后不久即死亡。雄若虫期2龄,脱第2次皮后变为前蛹,经蛹羽化为成虫,蛹期7d。
  2.2.2雌成虫。平时桑白盾蚧雌成虫蚧壳与树体接触紧,产卵期较为松弛,有的略有翘起。卵产于蚧壳下,产完卵后虫体腹部缩短,色变深,不久干缩死亡。越冬代雌虫产卵量较高,平均每雌产卵120粒以上,其余各代平均每雌产卵量在100粒以下。产卵期在春季为10d左右,夏秋季4~7d便可产完卵。雌若虫期2龄,脱第二次皮后变为蛹,经蛹羽化为成虫,蛹期7d。
  2.2.3若虫。桑白盾蚧若虫孵化后,在母壳下停留数小时后爬出,分散活动1~2d,多于2~5年生枝条上固定取食,以枝条分杈处和阴面密度大。若虫径5~7d开始分泌出绵毛状白色蜡丝覆盖于虫体上,逐渐加厚呈蜡粉状,枝条于是开始出现星罗的白点,此时为第1代1龄若虫盛期。不久若虫脱皮,脱皮后继续分泌蜡质,形成厚而较硬的蜡蚧壳。雄、雌若虫期2龄,脱第2次皮后羽化为成虫,此时一般农难以渗透到虫体内,防治极为困难。在初孵若虫分散转移期,如遇大雨可冲刷掉大量若虫而减轻危害。
  2.2.4雌、雄虫分布状况。据观察,一般新受害的植株雌虫数量较大,占70%以上;受害时间久的植株雄虫的数量则逐渐增加,与雌虫几乎对等。严重受害时间久的植株雄蚧壳密集重叠,超过雌虫。
上一篇:浅析如何改革水资源行政管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