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晚稻种子正常发芽的关键技术(2)
2014-01-11 01:13
导读:2保温和透气 水稻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8~35℃,但也不能人为的过快升温。因为种芽的萌动有一个时间过程,一般水稻种子发芽的起点温度在15℃以上,
2保温和透气
水稻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8~35℃,但也不能人为的过快升温。因为种芽的萌动有一个时间过程,一般水稻种子发芽的起点温度在15℃以上,种子体内酶活性增强、温度逐步升高,就能使种芽正常生长发育。保温催芽提倡以用水浸透(含水量达70%左右)的无病的稻草做囤,湿稻草厚度不少于10cm,囤上面用薄膜覆盖,薄膜上再用稻草或草帘覆盖。催芽的地点应选择避风雨、避免阳光曝晒、渗水性好的地方,使种子始终保持在湿而不粘、湿而不干、种子堆能平衡升温的状态。正常情况下种子发芽的温度应逐步上升。一般入囤36h以后种子就能正常出芽(即破胸露白)。因此,这个阶段的技术措施是保温保湿。但在外界气温较高(日最低温度在15℃以上)的情况下催芽,保温物可以适当简略。堆放种子的包装最好是透气的麻纺袋,严格禁止使用不透气的编织袋和扎紧口袋催芽。实践证明,种子用麻袋堆放催芽优于袋装催芽。
3掌握时间 根据前几年生产中反映的情况,农民在催芽过程中由于时间掌握不当,功亏一篑的事情很常见。主要有高温伤芽、低温缺水发霉、高温高湿发臭3种现象。根据有关催芽技术资料的论述及种子的发芽规律,水稻浸种催芽应掌握保温保湿36h、控温保湿12h左右比较合理。因为种子入囤36h破胸后一般情况下经过12h的生长期,根芽长度能生长至播种时种芽的长度要求(约在2mm)。上述2个阶段非常重要,一般种子入囤后36h温度已经达到发芽的最适范围,绝大部分种子破胸露白,此时应视种子的干湿度适当淋些温水,并轻翻种子堆,将外围的种子翻向中间、中间的种子向外围翻,翻种与淋水同时进行,并将种子堆降低至12~15cm的高度,使种子堆内外温度均匀,发芽壮而整齐。但是如果种子还没有破胸露白而种子堆温度已上升(可能是人为的缺水),则应进入控温保湿阶段,要求勤观察、防止高温伤芽(种),一般5h观察1次。控温的措施是在降低种子堆的同时适当减去外围的保护层,这样做能使温度控制在适当范围。在种子堆温度上升的淋水过程中切忌用冷水淋种(水温低于种子堆温度的);否则,易引起种子发僵、发芽受阻。如果种子入囤达36h以上,种子堆温度尚未达到30℃,种子也尚未破胸露白,特别是当年南繁休眠期长的新种子(除了上述未达到种子发芽所需种子水分外),则可能是淋水过多原因造成了种子的“水包旱”缺氧。因此,在技术上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因地制宜灵活掌握,不宜过快升温和突然降温。当种子根、芽长2mm时(一般在种子破胸后12h左右),种子可以出囤,进入保湿炼芽阶段,此时摊薄种子堆,上盖湿麻袋抢晴天午后播种。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总之,水稻催芽水分过多或缺少,使用不透气的编织袋、保温措施不当以及人为的过快升温、降温等都不利于种子的正常发芽。在具体操作中应根据当时情况和大田播种需要的种芽长度灵活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