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晚稻种子正常发芽的关键技术
2014-01-11 01:13
导读:其他论文论文,浅谈晚稻种子正常发芽的关键技术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关键词 晚稻种子;正常发芽;水分;温度;
关键词 晚稻种子;正常发芽;水分;温度;时间
论文摘要 晚稻种子发芽率好坏直接影响播种面积和季节,事关粮农增产增收。从保证足够水分、掌控保湿和透气、确定适宜时间三方面详细介绍了晚稻种子发芽的关键技术,以期为晚稻催芽提供。
长期以来,晚稻种子发芽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播种面积和季节,也事关粮农的增产增收,影响粮食生产的安全。但是近几年来,在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中,因部分农民缺乏对品种的了解和过硬的催芽操作技术,在技与物的应用中忽视了因子作用,导致催芽不整齐、发芽率低乃至催不出芽的事情屡有发生。为了进一步做好服务三农的技术指导工作、不误农时,现将晚稻种子正常发芽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1保证足够的水分 现在晚稻生产规模经营的大户相对较少,基本上是千家万户搞生产,农户与农户之间的种植面积少、种子数量也少,在催芽时种子因量少、堆小,水分挥发相对较快、种子堆的温度上升也比较慢。因此,种子对水的要求就更加严格。通常晚稻种子带浸种(用18%的稻种清每包3g,加水5kg,浸稻种5kg)的时间为48h,浸种后进行清水淋种,或再用45℃温水淘种,入囤催芽。秀水09等品种由于谷壳包紧、吸水进程相对慢于种壳包紧度较松的其他粳(糯)稻的品种,所以催芽过程要确保种子吸足水分,技术措施是保湿、保温。采取的方法有2种:①入囤催芽36h内根据种壳的干湿程度,在种子不出囤的前提下用35℃温水淋种1~2次。提倡温水淋种益处有2个:一是解决了单季稻播种阶段外界气温较低、温度变幅较大、因种子量少种堆升温慢的矛盾;二是温水淋种(淘种)可以激活种子体内酶的活性,促进种子吸水,提高种子发芽势和整齐度;②适当延长浸种时间,外界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可以在药剂浸种48h后换清水再浸种6~12h。延长浸种的时间应根据外界气温的高低灵活掌握,在外界气温较高的情况下浸种时间不宜过分延长;否则水变质会影响种子活力、降低发芽率。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