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皖北地区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2014-02-27 01:13
导读:其他论文论文,浅谈皖北地区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关键词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皖北地区
关键词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皖北地区
论文摘要 从良种准备、整地施基肥、播种、田间、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皖北地区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从而为该地区小麦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1良种准备
(1)品种选择。当前我省在皖北推广的重点品种以新麦18、烟农19为主、皖麦19为辅。
(2)种子处理。种子包衣不仅有防病、杀虫的作用,还有壮苗的作用,是今后小麦规范栽培的方向。在精选晒种的基础上,采用种子包衣或用杀虫剂、杀菌剂、生长调节剂复合拌种,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和纹枯病、白粉病和锈病的发生。
2整地施基肥
2.1增施有机肥,平衡施肥,增强地力
肥沃的土壤是小麦优质高产的基本保障,要保证小麦在获得高产的基础上,品质达到优质强筋小麦标准,对土壤肥力的要求比较高。整地时,一是要施优质有机肥45t/hm
2以上,农家肥缺乏时,实行小麦、玉米秸秆还田是十分有效的措施。二是测土配方,科学施肥。中高肥力地块,一般基肥施尿素150~225kg/hm
2,磷酸二铵300kg/hm
2,磷酸钾225~300kg/hm
2,硫酸锌15~30kg/hm
2等。
2.2深耕细耙,精细整地
整地能够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是保证全苗和培育壮苗的基本措施。整地的标准是:一平、二匀、三松。一平是土地平整,深耕25cm以上,耕前粗平,耕后复平,避免出现墒沟伏脊等,做到浇水时畦内“寸水棵棵到”;二匀是墒情均匀,肥力均匀;三松是要松紧适度,没有明暗坷垃,要细耙,做到上松下实,无漏耕漏耙、无架空暗垡等。
3播种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3.1适时播种
在影响小麦形成壮苗的诸因素中,温度是最主要的因素。因此,播种期早晚是能否形成壮苗的关键,必须适期播种。气温降至16~17℃时播种,皖北地区在10月10~15日播种为宜。
3.2适量播种
播量的多少,要因地因条件因品种制宜。中产田因地力不是太好,适当增加播量,可较多地依靠主茎穗争取高产。高产田若播量过大,易引起群体过大,通风透光不好,个体生长弱,易倒伏;若适当降低播量,群体不会过大,个体健壮,抗倒,穗大,产量较高。播量的多少是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的关键,不同的品种要掌握一定的播种量。
3.3播种深度
播深一般以3~4cm为宜,深浅一致,可使出苗迅速,苗齐,苗壮。播种过浅,易落干,缺苗断垄,易受冻害;过深,出苗率低,出苗时间长,苗弱,分蘖晚,分蘖少,次生根少,难以形成适宜的群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