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茶产业知识产权战略探研(2)
2014-03-03 01:14
导读:南省于2007年7月1日正式启动“普洱茶”证明商标的使用、和保护工作。这是云南省茶产业发展和商标注册工作的一项重大突破,是云南省大力实施商标战略
南省于2007年7月1日正式启动“普洱茶”证明商标的使用、和保护工作。这是云南省茶产业发展和商标注册工作的一项重大突破,是云南省大力实施商标战略、加快茶产业发展的又一重大成就,标志着传承千年的普洱茶产业进入了一个依托品牌加快发展的新阶段。
2.4 新品种保护
云南省在2002年被定为全国植物新品种保护试点省,开始启动新品种保护试点工作,并分别在省农业厅和大部分州、市成立了农业植物新品种领导小组,在省种子管理站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大力培养品种权代理人,建立健全DUS测试体系的建设。云南省有地方茶树品种199个,其中有性系良种153个,无性系良种46个,有5个国家级良种(勐库大叶茶、勐海大叶茶、凤庆大叶茶、云抗10号、云抗14号),21个省级良种(云抗43号、长叶白毫、云抗27号、云抗37号、云选九号、73-8号、73-11号、76-38号、云瑰、云梅、矮丰、佛香1号、佛香2号、佛香3号、佛香4号、佛香5号、云抗48号、云抗50号、云茶1号)。目前已获国家局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品种有2个(云茶1号、紫娟),以上2个品种已于2005年11月28日由国家
林业局植物新品种保护
办公室授权保护,品种权号分别为:20050030、20050031,其所生产的普洱茶产品卖到4万元/kg,茶苗平均3.00元/株,平均价格比云南同期产品高出20多倍,给地方注入了活力。
3云南茶产业知识产权战略探讨 云南茶产业要发展,知识产权就必须得到重视。云南茶产业知识产权的发展应建立在国际大背景上,运用知识产权战略,采取包括专利、品牌、原产地域保护、新品种保护等在内的全方位立体保护,从而做大做强云南茶产业,获取更大效益。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3.1 对现有茶叶研究发明创造活动及时专利保护
《》规定,农业科技人员在农机具、肥料和饲料新配方,农和兽药组合物,饮品和调味品的酿造技术,食品加工方法及设备等方面的发明创造,只要满足了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要求,就可以申请专利权的保护。云南茶叶科技人员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重成果、轻专利”的做法,加强知识产权意识,增强申请专利保护的敏感性,对发明创造先申请专利保护,然后再发表论文和进行成果鉴定,以免丧失新颖性,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3.2 加强品牌建设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需要更多的名牌农产品,只有创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农产品,企业才能走出国门,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云南省要采取有力措施培育普洱茶知名品牌和名牌,一是政府及职能部门要在精深加工和市场开拓等环节给予引导和扶持,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企业,打造拥有市场影响力的著名产品品牌和知名企业;二是以行业协会为主体,加强行业自律,把普洱茶这一公共品牌打造成全球知名品牌。
3.3 进行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每一个原产地域保护产品都沉淀着几百年甚至是几千年的。原产地域产品大多数表现为在特定地域所出产、制造的具有特定品质(包括特定的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的农产品或一些轻工产品。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我国已经形成的众多的名优特产,又可以突破当今
世界经济强国以技术标准、专利技术、环保标准、反倾销等一系列措施所构筑的贸易壁垒,从而起到提高中国原产地产品特别是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最大限度地实现我国的经济利益。云南的景谷大白茶、紫娟茶、昆明十里香茶等茶叶产品,均可申请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从而创建属于云南省自己的知名品牌。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3.4 申请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于1997年4月21日公布,并于当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目前,我国已列入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有两大类:一类是无性繁殖植物,如桃、李、杏、柑橘、荔枝、苹果、用材林树种、观赏花卉树种和桑、茶等经济树种;另一类是有性繁殖植物,主要有粮、油、花卉、瓜、菜和牧草等新品种及其新种质。国家林业局已发布保护名录2批、共有25个属种,农业部已发布保护名录4批、共有35个属种。申请保护的植物新品种要具备授权的条件,它必须是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野生植物开发的新品种,并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虽然我国《专利法》第25条规定,对动物和植物品种不授予专利权,但对其产品的生产方法,可以依照本法规定授予专利权。这就是说,培育动植物新品种的新方法只要符合专利法规定的申请条件,即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就可以通过申请程序获得专利权。云南独特的地理和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按张宏达先生分类系统,全世界至今已发现的茶组植物有47个种,中国占46个,其中云南占33个,在33个茶种中有25个为云南独有。云南省要加大茶树新品种保护力度,让茶树育种单位应用新品种保护制度,把开发拥有品种权的新品种作为带动科研成果转化的突破口,走科研与知识产权保护相结合、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科研成果转化带动经营服务的发展之路,不仅增强茶树育种单位的品种权保护意识,也使他们得到了品种权保护的益处和激励。
云南是我国产茶大省,云南茶产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知识产权战略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云南茶产业知识产权战略发展要与国际接轨,塑造云南茶业驰名品牌,敢于和国际上的名牌较量,从而推动云南茶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4参考文献
[1] 张熠.美国农业研究局专利保护及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07, 339(7):13-15.
[2] 戴亦一.品牌[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4.
[3] 黄毅.促进云南普洱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对策的探讨[J].中国茶叶,2007,169(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