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平原玉米一年三熟种植模式述评(3)
2014-04-02 01:02
导读:9马铃薯-玉米-木耳立体栽培模式 马铃薯于3月中下旬播种,栽植密度5.7万~6.0万株/hm 2 ;玉米于4月底播种,栽植密度为7.5万株/hm 2 ;6月中旬马铃薯收获
9马铃薯-玉米-木耳立体栽培模式 马铃薯于3月中下旬播种,栽植密度5.7万~6.0万株/hm
2;玉米于4月底播种,栽植密度为7.5万株/hm
2;6月中旬马铃薯收获后,在玉米行间排木耳栽培瓶,密度为30万瓶/hm
2。该模式下,一般每公顷产马铃薯29.26t、玉米8.2t、木耳33t以上,纯效益为7.5万~12.0万元。该模式能够有效利用空间,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适于山东各地区及其他条件相似地区发展。
10马铃薯-玉米-菜花间作套种模式
该模式采用带状栽培,带宽115cm,起垄栽培,垄宽60cm。3月中旬在垄上地膜种植2行马铃薯(选用脱毒品种克新1号、早大白等),大小行距分别为80cm和35cm,株距为24cm。5月上旬,在马铃薯80cm的空背上播种1行撮玉米(选用3138品种),玉米行距230cm,撮距30cm,每撮留3株。马铃薯收获后,2行玉米间腾出230cm宽的空闲地带栽一茬秋菜花(选用适宜秋季栽培的日本雪山品种)。菜花另设育苗畦,6月下旬播种,7月中旬分苗,8月中旬定植,株行距为45cm×50cm。该模式下,一般每公顷产马铃薯37.5t、玉米7.575t、菜花22.5t,总产值3.45万元。该模式解决了人多地少、粮菜争地的矛盾,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适于在河北省土地肥沃,灌溉条件优越地区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普平,郭景隆.“蚕豆+青菜/春玉米+地刀豆-秋玉米”立体种植模式及经济效益分析[J].安徽科学,2000,28(4):444-445.
[2]穆利明,宋巧才,徐才丰,等.大棚草莓春玉米秋西瓜高效种植模式[J].上海蔬菜,2004(3):61-62.
[3]杨冰.菠菜-地膜玉米-白萝卜一年三熟种植模式[J].河北农业,2006(10):9.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