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水稻直播高产栽培技术(3)

2014-04-03 01:02
导读:3.4.1巧施长穗肥。水稻抽穗期,应看苗施肥,如果孕穗末期茎叶发黄,呈早衰状态,应追施适量的速效肥料。可在水稻出穗前15~18d,选在下雨前后,每公

  3.4.1巧施长穗肥。水稻抽穗期,应看苗施肥,如果孕穗末期茎叶发黄,呈早衰状态,应追施适量的速效肥料。可在水稻出穗前15~18d,选在下雨前后,每公顷施尿素30~45kg,也可在晴天采用叶面追肥,每公顷用尿素3kg加磷酸二氢钾0.6kg,对水30~45kg喷施。生产实践表明,如果长穗肥的用量和施用时间把握恰当,对巩固有效分蘖,提高每穗粒数有显著效果。
  3.4.2水浆。幼穗分化期是水稻一生中生长很快和需水最多的时期。如果缺水,幼穗首先受到影响,不但影响花粉粒正常发育,也影响养分向穗部,容易造成穗子短、粒数少、空壳多,因此,这一阶段必须注意水分的管理。此时正值盛夏,日照强,温度高,一般应保持水层深6~10cm,以控制水温。
  3.4.3防治病虫害。水稻穗期是稻瘟病的多发期,尤其是穗颈瘟发生严重时,导致水稻产生大量白穗或瘪粒,影响产量。防治稻瘟病的方法是:在水稻齐穗期每公顷用20%三环唑1125~1500g,对水1125kg喷雾;或用50%代森锰锌600~800倍液,配合50%多菌灵500倍液喷雾防治。
  同时,穗期也是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三化螟等稻田螟虫发生和危害较重的时期,它们以幼虫蛀入稻株茎秆中取食,使稻穗空瘪率增加,造成严重减产。因此,应加强预测预报,尽早防治。可采用40%格杀乳油或20%高渗甲胺磷乳油按1500倍均匀喷雾防治,另外,这些剂也能同时防治叶蝉、稻飞虱等害虫。
  3.5结实期管理结实期是指从水稻出穗开花到谷粒成熟的这段时间,一般中熟品种需30~35d。水稻在这一时期田间管理的主攻目标是:养根、保叶,防止叶片早衰,促使粒大粒饱,防止空壳秕粒。
  3.5.1合理管水。在水稻出穗扬花期间,田间仍需保持一定水层,调节水温,提高空气湿度,以利开花授粉。到灌浆期,采取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灌水办法,即灌1次水后,自然落干l~2d,再灌1次水。这样可以达到以气养根、以水保叶的目的,有利于促进灌浆,防止早衰。进入蜡熟期,要采取干干湿湿,以干为主的灌水方法,灌1次水后自然落干3~4d,再进行灌水。收割前7~10d,把田中的水放干。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3.5.2补施粒肥。水稻在灌浆期间,如果氮素不足,会造成叶片早衰,光合产物减少。因此,出穗后发现叶色过早落黄,应该酌情补施1次粒肥,肥料种类和用量为每公顷稻田施用7.5~15kg纯氮。对于那些前期肥料施得多,生长正常的稻田可以不施粒肥,但为了粒饱、粒满,米质优良,也可以每公顷稻田叶面喷施2%~3%的过磷酸钙溶液1500kg。
  
  4适时收获
  
  适时收获也是水稻获得优质高产的关键技术环节。过早收获青米多,谷粒轻,而且轧米时碎米增多,质量降低。收割过迟,造成穗上发芽和落粒,影响产量和质量,反而得不偿失。适宜的收获期,一般掌握在90%熟时,从外表上看,稻株的主穗已经全部发黄,有70%梗已干枯,如果用手掐一下谷粒,已经全部变硬时,应及时抢晴天收获。
  生产上,通常采用水稻联合收割机进行收割,可以一次完成水稻的收割、脱粒、茎秆分离、谷粒清选等多道工序。早晨有露时收割最好,可以防止落粒,减少损失。收获后应及时晾晒,防止潮湿霉烂降低品质。切忌长时间堆垛或在分路上打场曝晒,以免污染和品质混杂。如果遇到雨天,则应及时收藏遮盖,在入库前做好粮食精选,保持优质水稻商品粮的纯度和质量,从而实现优质优价。
  
  参考文献
  [1]何喜玲,王俊.水稻直播技术综述[J].中国农机化,2003(1):23-25.
  [2]黄锦法,俞慧明,陆建贤.水稻免耕直播超省力栽培技术[J].中国稻米,2001,(6):26-27.
  [3]邹应斌,李克勤,任泽民,等.水稻的直播与免耕直播栽培研究进展[J].作物研究,2003,17(1):52-59.
上一篇:黄淮冬麦区小麦主要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述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