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弱筋小麦病虫草发生特点及防治策略
2014-04-11 01:05
导读:其他论文论文,浅谈弱筋小麦病虫草发生特点及防治策略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关键词 弱筋小麦;病虫草;发生特点;防治
关键词 弱筋小麦;病虫草;发生特点;防治策略
论文摘要 分析弱筋小麦生产中病虫草发生特点和发生原因,提出了弱筋小麦各个生长时期的病虫草防治重点和防治策略。
小麦是我县的主要夏熟
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3万公顷以上。2001年,为适应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开始种植弱筋小麦,到2005年,全县弱筋小麦年种植面积已达1.33万公顷。几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我县小麦生产的新特点、新要求,积极开展病虫草害发生特点、防治技术的、试验、推广,有效地控制了病虫草的发生危害,促进了我县弱筋小麦产业化发展。
1主要病虫发生特点 弱筋小麦病虫的发生,既与常规小麦病虫发生有相同,又由于其品种和栽培上不同,存在一些差异。目前,我县弱筋小麦常年发生的主要病虫草有:小麦纹枯病、小麦赤霉病、小麦白粉病、小麦锈病、小麦粘虫、小麦蚜虫、看麦娘、硬草、早熟禾、猪殃殃、繁缕、荠菜等,其中,小麦纹枯病、赤霉病、蚜虫、杂草常年都可达中等以上发生。
1.1病害
1.1.1小麦纹枯病。纹枯病是我县小麦常发性病害,常年发生中等以上,发病面积一般均达种植面积的40%以上,少数重发年发病面积达70%以上,感病品种达100%,个别田块的自然白穗率5%以上。
1.1.2小麦赤霉病。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性病害,也是我县小麦后期的主要病害,常年都有发生;其中,2002年达大发生程度,孕穗期就出现病穗,为上发病最早的1a,系统观察病穗激增期长达15d以上,为历史上最长的1d,自然田块病穗率达60%以上。
1.1.3小麦白粉病。白粉病是我县小麦中后期的常发性病害,其发生与小麦品种和气候关系密切,感病品种后期病叶率可达80%以上。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1.1.4小麦锈病。锈病是我县小麦上的偶发性病害,常年轻发,近年观察,除在易感的宁麦9号上偶有发生外,其他品种极少发生。
1.2虫害
1.2.1麦穗蚜。麦穗蚜是我县小麦上重要害虫,常年达中等以上发生程度。2004年由于苗蚜发生基数大,条件适宜,达大发生程度,少数田块在拔节期就出现蚜虫危害,穗期边抽穗蚜虫边上升,从始穗至齐穗7d时间百穗蚜量就达500头以上,自然田块5月中旬百穗蚜量达8 000头以上。
1.2.2粘虫。粘虫属迁飞性害虫,已连续多年在本地偏轻以下发生。
1.3杂草
本地发生的能形成危害的麦田杂草禾本科杂草有:看麦娘、硬草、早熟禾等,阔叶草有猪殃殃、繁缕、荠菜等。常年冬前在小麦播种后15~30d出现第1出草高峰,春季在小麦返青期出现第2出草高峰,一般形成危害的为第1出草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