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棉花高产栽培管理措施(2)
2014-04-14 02:21
导读:3.2稳施蕾肥 蕾肥以有机肥为主,如土杂肥、菜饼等,一般施菜饼450~750kg/hm 2 、过磷酸钙150kg/hm 2 、钾肥120~150kg/hm 2 ,或选用高磷高钾的复合肥450~600k
3.2稳施蕾肥
蕾肥以有机肥为主,如土杂肥、菜饼等,一般施菜饼450~750kg/hm
2、过磷酸钙150kg/hm
2、钾肥120~150kg/hm
2,或选用高磷高钾的复合肥450~600kg/hm
2。
3.3看苗施肥
生长偏弱棉苗,应早施蕾肥,并适当加入速效氮肥;生长偏旺的棉花,可少施或不施速效氮肥,蕾肥应开沟埋施。
3.4清沟排水
棉花进入蕾期后,是多雨季节,要注意保持田间排水畅通,以免引起根系生长不良。若干旱时,也只能轻灌,避免田间含水量过大,导致棉花疯长。
3.5及时整枝
棉花主茎5~7节位开始长出叶枝2~3个,叶枝以上再长出果枝,叶枝不能直接着生花蕾;并由于叶枝营养体大,消耗养料多,因而正常密度的棉田,当第1果枝出现后,应及时去除果枝以下的叶枝。对缺株方向或边行,可每株留1个叶枝,以利用空间优势,对1.8万株/hm
2左右的杂交棉,每株可保留1个叶枝。
3.6抹赘芽
棉花主茎、叶枝和果枝叶腋芽分化发育的营养芽,称为赘芽,不能开花结果,消耗养分,一经发现,应立即抹去。一般在棉花打顶后,由于除去了植株的顶端优势,或者去叶枝后,棉花叶腋内的芽迅速长出,形成赘芽。所以打顶后,特别是遇到多雨寡照的天气,要注意勤抹赘芽。
3.7控制旺长
棉花蕾期由于根系生长快,吸收肥料和水分的能力强,生长速度加快,因而应进行
化学控制。用缩节胺15g/hm
2对水450kg/hm
2喷雾。生长正常的棉株,进行1次化控即可,过旺的棉花,可在第1次用后,相隔10d左右进行第2次化控。
3.8主茎红绿比
现蕾初期,要求主茎红、绿比各半,如红色部分过大,则是弱苗;红色部分太少,则是旺苗。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4棉花花铃期 4.1花铃期化控
刚进入花铃期时用缩节胺30g/hm
2左右,对水600~750kg/hm
2喷雾,以后每隔10d,结合治虫,根据长势用缩节胺30~60g/hm
2对水喷雾,以适度控制营养生长。
4.2施肥
微量元素对棉株的生长发育具有特定的作用,花铃期是棉株对微量元素最敏感的时期。因此,此时喷施硼、钼、锰等棉花专用微肥,增产效果显著。
(1)当棉株主茎叶柄8%~10%出现环带时,表示棉株缺硼,可施用速乐硼30包/hm
2,配成0.2%的溶液叶面喷施。
(2)棉株缺锌时,表现出叶片小而脆,老叶基部叶脉间退绿呈黄色等症状。可用硫酸锌1 500~2 250g/hm
2,配成0.05%~0.15%的溶液喷雾。
(3)棉花缺锰时,新叶叶肉缺绿变黄,而叶脉仍呈绿色。可用硫酸锰对水配成0.16%的溶液叶面喷施。棉花施用复合多元微肥效果好;但施用浓度不宜过大,以免对棉株产生药害。
4.3重施花铃肥
当棉株有1~2个硬桃时,应重施花铃肥。长势不强的棉田,花铃肥应在初花期施用,肥力较高的棉田,可在盛花期施用。一般用尿素150~225kg/hm
2,氯化钾150kg/hm
2,混合后开沟埋施,10d后再施1次。
4.4整枝打顶摘旁心
整枝打顶摘旁心,能改善棉株营养分配方向,有利于多结铃和增加铃重。预留的叶枝长出3~4个果枝时,将顺枝的顶摘除,以利果枝的生长。立秋前后,将主茎顶心摘去一叶一心,以利于上部果枝伸展。空枝可结合打顶除去,以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打顶后,应用缩节胺45~75g/hm
2对水750kg/hm
2封顶,以控制上部果枝过分伸长,引起田间荫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