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关键词:小麦;套种;黄豆;可行性;技术
论文摘要:通过介绍凉州区农作物套种、复种现状,分析了小麦套种黄豆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可行性及显著的节水和效益,确定了凉州区小麦套种黄豆适宜的种植模式和田间技术。
凉州区地处河西走廊,属石羊河流域灌溉区。近年来,由于增加以及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流域内经济发展大大超过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达到154%,生态系统遭到极大破坏,沙漠每年以15~20m的速度向绿洲推进。为有效缓解生态恶劣的压力,国务院批准立项“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武威市在项目实施中,采取了水权、水价改革,对灌溉用水限量供给等措施,灌溉用水每年供给量为6 160m3/hm2,根据我区传统的灌溉技术,农作物只能进行单种,不能套种、复种,这大大降低了农民收入。为解决水资源短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水分利用率,提出小麦套种黄豆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垄作小麦套种黄豆农田节水灌溉栽培技术,供参考。
1凉州区农作物套种、复种现状
凉州区是全国重点商品粮县(区), 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9.53万hm2。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无霜期135d), 小麦、玉米、黄豆等农作物种植两茬不够一茬有余,为有效利用气候资源,大面积推广了小麦套种玉米、小麦黄豆带田和小麦收后复种蔬菜等套、复种栽培模式,小麦玉米、小麦黄豆等带田面积达2万hm2, 小麦收后复种大白葱、白菜类、胡萝卜等作物面积达5 000 hm2。根据传统的种植,小麦玉米、小麦黄豆等带田需灌水7~8次,用水8 100~9 000m3/hm2;复种作物包括前茬在内共需灌水8~9次,用水9 000~10 500m3/hm2,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然而,2007年,武威市实施了“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根据项目规划,灌溉用水每年供给量为6 160m3/ hm2,由于上述原因,农业种植只能单种而不能复种,传统的套种、复种模式即被取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