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退行性心脏瓣膜病150例超声心动图分(2)
2014-04-28 01:08
导读:3 讨论 SDVHD是与增龄有关的疾病,是老年人心脏老化的明显特征之一。据报道,65~90岁年龄段SDVHD的发生率为74%,90~100岁年龄段则接近100% [3] 。此病的病
3 讨论 SDVHD是与增龄有关的疾病,是老年人心脏老化的明显特征之一。据报道,65~90岁年龄段SDVHD的发生率为74%,90~100岁年龄段则接近100%
[3]。此病的病理基础是由于心脏瓣膜纤维层的退行性病变及大量钙盐的沉积,造成瓣膜的增厚、僵硬和钙化,使瓣膜和(或)其支架组织的功能失调,从而导致或加重老年人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甚至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研究证实,SDVHD主要侵犯左心系统瓣膜,且主动脉瓣的受累远高于左房室瓣的损害。这主要是由于主动脉瓣相对于左房室瓣在血液循环中更多地承受高速血流的冲击,左室压力高,应力大,易导致胶原纤维断裂,钙离子在其间隙沉积,从而易引起退行性变所致。本组150例SDVHD中,有113例有主动脉瓣损害,占75.3%,与文献报告相一致
[4,5]。其中单纯主动脉瓣病变的发生率为40.0%,合并其他瓣膜病变的发生率为35.3%;而单纯发生于二尖瓣及瓣环者仅24.7%。
目前SDVHD的诊断,主要是根据UCG在二维图像上发现的瓣膜解剖结构改变,结合多普勒超声显示瓣膜功能异常来确立。虽UCG对该病的诊断敏感性为70%,特异性达94%
[6],但我们认为UCG在早期诊断上仍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SDVHD发病机制与瓣膜异位钙化有关,细胞凋亡、基质小泡、碱性磷酸酶、脂质以及炎性细胞均参与了钙化的过程
[7]。通过本组150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UCG结果的回顾性分析,我们发现反流的发生率较高,主动脉瓣膜反流发生率为132例(88.0%),二尖瓣反流为97(64.7%)。有研究显示
[8],心脏瓣膜发生退行性病变的早期,结构的变化尚未达到二维超声仪分辨的程度时,瓣膜组织的代谢异常所导致的功能改变可最先在多普勒超声仪上表现为瓣膜的轻度反流。随着病情进展,在二维超声仪上才显现出瓣膜增厚、钙化等解剖结构改变。这就提示我们在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瓣膜反流,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建议患者采取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措施,并定期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及早发现心脏瓣膜的结构改变。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诊断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可靠方法为超声心动图检查,M型超声可发现病变部位,但不能确定病变的严重程度,而彩色多普勒可测量瓣膜活动程度、瓣口面积、血流速度及瓣膜反流程度等,以了解瓣膜损害程度。由于此病常见于老年人,而且在超声心动图检查之前常被误诊为冠心病、风心病或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因此,对此病的鉴别诊断尤为重要。有些可根据临床病史及症状体征加以鉴别,超声心动图检查也可以鉴别。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钙化多发生在瓣环,瓣叶很少受累,而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钙化发生于瓣叶,且有钙化粘连,瓣环改变较轻。冠心病多合并有左室壁节段性运动障碍或心肌顺应性降低等。另外,根据瓣膜受累的部位及损害程度、反流情况等也可以有助于鉴别。
参考文献
[1] 吴树燕.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中国医刊,2002,37(1):16-17.
[2] 周永昌,郭万学主编.超声.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428-432.
[3] 孙广辉.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心血管病学进展,1992,13(3):154.
[4] 姚青,王敏中,宋治远.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72例临床分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25(10):897-900.
[5] 夏冰,韩立群,刘弈宇,等.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与临床分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3,24(6):693-694.
[6] Wong M. Degenerative calcific valvular disease and systolic murmurs in the elderly. Am Geriatric Soc,1983,31(3):156.
[7] 刘丽,赵玉生,王士雯.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钙化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中国循环,2004,19(2):158-160.
[8] 杨艺军,李金明.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超声心动图特点及早期诊断. 航空军医,2006,34(3):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