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芦笋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2014-04-25 01:27
导读:其他论文论文,浅谈芦笋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关键词 芦笋;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关键词 芦笋;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论文摘要 从品种选择、育苗、定植、定植后、采收等方面介绍芦笋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以期为芦笋的高效种植提供技术。
1品种选择 品种选用优良品种阿波罗。
2育苗
由于芦笋种子的皮厚而坚硬,水分很难渗透种皮,播种前一般需用25~30℃温水浸泡4~5d。发芽温度控制在25~30℃。生产中常用的育苗方法有阳畦育苗、小拱棚育苗和露地育苗。山东省芦笋露地定植季节在3月中旬至9月上旬,育苗期70~100d为宜,育苗时间应根据定植茬口确定。
2.1建立苗床
先根据位置,建成一定长、宽的苗畦,深翻、耙细、整平后按每10m
2施用腐熟圈肥100kg、三元复合肥1.5kg的用量铺于地面,翻入畦田15cm深处拌匀、整平、灌满水,待地表放白即可开沟播种。
2.2播种
播种前将种子用25~30℃的温水浸泡5d,每天换水1~2次,让种子充分吸足水分。播种深度为3cm,播种时要在畦田造墒的基础上二次开沟浇水,水渗下后单粒将芦笋种播入。播种密度为:行距15~20cm,株距为5cm,播后覆土2~3cm,第2天轻踩镇压,让种子与土壤密接,以利吸水和保墒。为防止地下害虫,可在播种沟内施放毒饵。
2.3播种后的管理
芦笋播种后一般经10~15d可齐苗,在这段时间内如墒情不足应浇水;如地温不足,注意不要浇大水,以防地温下降影响出苗,一般喷水湿润即可。幼苗出土高10cm可浇1次水。齐苗后,杂草也随之长出地面,一定要将幼草拔除掉,防止与芦笋幼苗争夺阳光、水分和营养。移栽前10~15d应控水炼苗,起苗时应无幼芽为好,以提高移栽成活率。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3定植 3.1定植地的选择
定植芦笋的地块除要求土层深厚、疏松、肥沃、透气性和渗水性好、地下水位较低和有灌溉、排水条件外,还应注意不要选择老果园、桑园地,这些地易使芦笋感染紫纹羽病。
3.2定植时间
春季一般在芦笋苗萌动前进行,选用头年6~7月份育的苗,进行移栽;夏季可选用当年3~4月份育的苗;秋季无保护措施,最晚不能低于9月15日定植,可选用当年4月份以后育的苗。
3.3定植密度
绿芦笋栽培无需培土,密度可加大,以3.75~4.50万株/hm
2为宜,即在确定行距1m的情况下,株距20~25cm为宜。
3.4定植方法
芦笋喜疏松、肥沃的土壤,定植前要将土壤深耕1遍,耕后耙细、整平,按行距1m开沟,沟深30cm、宽40cm,将开沟土回填至15cm后,用圈肥30~45t/hm
2、三元复合肥(N∶P∶K为15∶15∶15)600kg/hm
2施入沟内,将施入的肥料与沟内15cm的土拌匀,再回填1次土,使沟深7cm左右,然后浇水沉实。在沟中间用镢头开1道浅沟,将芦笋苗按预定株距定植,芦笋定植后的总深度应低于地面10~15cm,定植时根系要舒展,边定植边浇小水。夏季定植要特别注意排水防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