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瑞安市茶叶生产现状及低产茶园改造技术

2014-05-04 01:04
导读:其他论文论文,浅谈瑞安市茶叶生产现状及低产茶园改造技术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关键词 茶叶;生产现状;低产茶园;改造技

  关键词 茶叶;生产现状;低产茶园;改造技术;浙江瑞安

  论文摘要
 介绍了瑞安市茶叶生产现状和茶园低产的原因,探讨了低产茶园改造技术措施,以供茶叶生产者参考。
  
  
  茶叶是目前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新亮点。茶叶属多年生长寿作物,但其经济栽培年限并不是无限的,茶园的自然衰老是不可避免的。对自然衰老茶园在进行更新复壮的同时应有计划地改种换植,建立现代化的高标准茶园。为此,对瑞安市茶叶生产现状和茶园低产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低产茶园改造技术措施。
  
  1瑞安市茶叶生产现状
  
  瑞安市茶园的面积和产量从1949年的273hm2、194t,提高到1960年的867hm2、304t。此后,因片面追求茶叶产量,滥采滥摘,破坏了茶树的生机。1961年,瑞安市茶园的面积和产量降至720hm2和159t。后逐步对种茶采取奖励措施,并引进新品种,茶叶生产得以逐步恢复和发展,1982年茶园的面积和产量达到1 460hm2和551t,分别创茶园面积和产量的最好成绩。此后,结构调整,放开茶叶,由于种茶比较效益较低,瑞安市茶园的面积和产量不断下降。至1999年,全市茶园面积减至486hm2,产量降至97t。21世纪后,政府通过补贴等措施,瑞安市茶园面积逐步恢复,2007年达到670hm2,随着新辟茶园的逐步投产,预计产量也将逐步回升。瑞安市茶叶主要产地为营前、东岩、龙湖、桐浦、大南等乡镇,主要茶场有尖山、万盘尖、石龙、沙垟、五云山等茶场。当家茶树品种有清明早、黄叶早,此外还陆续引进鸠坑、乌牛早、龙井43号、福建铁观音、福建紫茶、藤茶等。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2造成低产茶园的原因
  
  2.1茶园基础差
  瑞安市的大部分茶园质量低下,建园时未深翻改土、施有机肥料,种植后肥培条件又差,因而造成土层浅薄板结、肥力低、茶树生长不良。有的坡地茶园坡度大,未经修筑梯层,或顺坡种植茶树,茶园跑水、跑土、跑肥,水土流失严重,茶树根系裸露,吸收根少,影响地上部分的正常生长,导致茶叶产量低下。
  2.2缺株断行严重
  旧式大行距稀植、零星丛植茶园是瑞安市投产茶园的主体。绝大部分茶园茶丛稀疏,在3 000丛/hm2以下,株行距过大且缺丛严重,降低了土地利用率;没有合理的茶树群体结构,绿化同化面积小,光能利用率差,干物质积累少,茶树生产机能衰弱,单产低。
  2.3采摘不合理
  掠夺式的强采、滥采,上下、左右、里外一把抓,严重损伤了树体,导致树冠未老先衰,没有丰满的绿叶层,采摘留养不合理,叶层变薄,营养面积愈来愈小,光合作用减弱。
  2.4土壤耕作粗放
  只在春茶前结合施催芽肥进行浅耕,春茶后或夏秋季杂草较多时,茶园进行1次浅耕。茶园长年踩踏及雨水冲刷,土壤变得浅薄板结,透气性和保水性不良,土壤营养不足,肥力低,导致根系活动减弱。
  2.5对病虫害防治不力
  科学种茶水平低,对病虫害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没有对症下予以防治,影响了产量的增加,甚至造成严重减产。
上一篇:浅谈铁单系列玉米高产制种技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