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鲜食玉米栽培技术网(2)

2014-05-23 01:43
导读:5严格隔离 鲜食玉米其性状多由隐性基因控制,种植时需要与其他玉米隔离,以尽量减少其他玉米花粉的干扰,否则将失去或弱化其原有特性,影响品质,

  
  5严格隔离
  
  鲜食玉米其性状多由隐性基因控制,种植时需要与其他玉米隔离,以尽量减少其他玉米花粉的干扰,否则将失去或弱化其原有特性,影响品质,降低甚至失去商品价值。生产上鲜食玉米要与其他同期播种的玉米空间隔离300~400m;或同其他玉米品种的花期相差25~30d;或利用山岗、村庄、树林等自然屏障隔离种植。
  
  6加强田间
  
  鲜食特用玉米幼苗长势弱,应在保全苗上下工夫;苗期应早追肥,促早发;加强开花授粉和籽粒灌浆期的肥、水管理;尽早去除杂株和分蘖;采取人工辅助授粉,减少秃尖,提高商品质量。
  
  7病虫害防治
  
  因鲜食玉米的籽粒和植株营养成分高、品质好,极易招致地下害虫及玉米螟、金龟子、蚜虫等害虫的危害,且玉米果穗受害后,会严重影响其商品质量和价格。对此要早防早治,以防为主。为防止食物中毒,鲜食特用玉米在授粉后采用生物和生物农防治,尽量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绝对不能使用残留期长的剧毒农药。可使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防治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防治玉米螟可使用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按1∶50配成毒土,3%克百威颗粒剂或90%敌百虫1 500~2 000倍液灌心叶。
  
  8适时收获
  
  鲜食玉米的收获,应根据不同的需要和市场需求适时采收,以保证其最佳品质和适口性,获取最高效益。正常应于籽粒发育乳熟期(授粉后25d左右),即花丝变黑时为收获最佳时期。
  
  参考文献
  [1] 刘淑君,高建军,候莉莉.鲜食玉米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科技,2007(11):116.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 吴忠粱,茆文军,吴建中,等,鲜食玉米的发展优势及配套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7(8):88-89,94.
  [3] 陈海洲.小棚西瓜套种鲜食玉米高效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08(3):33.
  [4] 张爱莲,张金科,徐宝莲.菜用大豆、鲜食玉米、大白菜一年三茬高效栽培模式[J].山东蔬菜,2006(1):38.
  [5] 刘艳侠,王红红.优质鲜食甜糯玉米无公害栽培技术[J].吉林蔬菜,2006(1):19-20.
  [6] 郭树伟.鲜食玉米栽培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01(6):6.
上一篇:浅谈一季中稻超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