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及防治

2014-05-21 02:52
导读:其他论文论文,浅谈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及防治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关键词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病规律;防


  关键词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病规律;防治措施

  论文摘要
分析了近些年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流行规律,结合该病的特征和发生规律,进行详细的阐述,提出了一套综合防治措施。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近2年在我市大面积暴发和流行,其速度快,面积广,危害较大,特别是晚稻,一般病田减产 15%~25%,严重的可达40%~60%,尤其南边几个乡镇,流行区域达 60%以上,且有逐年加重的态势,给我市的广大农户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目前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已成为我国继稻瘟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后的第四大水稻病害。
  
  1症状
  细菌性条斑病主要危害稻叶,病斑初显暗绿色水渍状半透明小点,迅速在叶脉间扩展,后变黄褐色的细线状或短虚线状条斑,条斑宽约1mm,长10mm以上。病斑表面常分泌出许多露珠状的蜜黄色菌脓,干结后成黄色树胶状小粒,形同虚线,不易脱落,发病严重时,条斑融合成不规则的黄褐色至枯白色大斑块,外形与白叶枯病有些相似,但对光观察可见许多透明的细条。病情严重时叶片卷曲,田间呈现一片黄白色,同时能引起稻株早期死亡或者病株不能抽穗;即使抽穗结实,但秕谷增多,千粒重降低。
  
  2病原
  本病由水稻黄单胞杆菌稻生致病变种所引起,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单生,也有双链,不成串,菌体一端着生一条鞭毛。细菌在培养基上菌落圆形,边缘整齐,稍凸起,表面光滑发亮,蜜黄色并带粘性,好气性,在28℃下生长良好。菌体较白叶枯病菌体为小,生理生化反应与白叶枯细菌基本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条斑菌能使明胶液化,使牛乳胨化,使阿拉伯糖发酵变酸,对青霉素和葡萄糖反应钝感。 大学排名
  
  3发病规律
  在病稻谷和病稻草上越冬的病菌,是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主要初侵染源,带菌种子的调运是病害远距离的主要途径,土壤不能成为越冬之处,病稻秆在田间沤烂,病菌在短期内就可死亡。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鞘,病菌主要通过灌溉水和雨水接触秧苗,从气孔或伤口侵入,在叶片任何部位都可发病形成条斑,若田间湿度大,病斑上溢出菌脓,可借风雨、露滴、水流及叶片之间的接触等途径传播,进行再侵染,使病害不断扩展蔓延;叶鞘发病形成黄褐色短条斑,天气湿润时也可出现大量菌脓。该病在水稻生长前、后期都易感染,感病品种在适宜条件下幼苗期就可看到症状,症状叶较白叶枯病明显,但一般是在分蘖以后,特别是在孕穗、抽穗阶段才发现。
  
  4发病条件
  4.1气候条件
  温湿度对病害发生和流行关系很大,气温在26~30℃、相对湿度为85%以上,且多雨、日照不足、风速大的气候条件下,利于此病发生。
  4.2肥水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轻重与灌水关系较大,凡长期深灌或稻株受淹,发病就重。在串灌漫灌的情况下更有利于病菌随灌溉水而传播,从而扩展危害;若基肥不足,追肥追迟、多施,尤其是氮肥过量,则植株体内游离氨基酸和糖的含量增高,易造成稻株徒长贪青,降低抗病性。

上一篇:浅谈樱桃萝卜速生栽培技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