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及防治(2)
2014-05-21 02:52
导读:4.3人为 在有病田块,当早晨露水未干或下雨后就下田作业,如喷都会加重病菌的传播。 4.4地势 低洼地发病重,地势高的地块则轻,这与细菌通过流失传播
4.3人为
在有病田块,当早晨露水未干或下雨后就下田作业,如喷都会加重病菌的传播。
4.4地势
低洼地发病重,地势高的地块则轻,这与细菌通过流失传播有关。
4.5品种
不同水稻品种,对条斑病菌的抗病性存在着明显差异,一般糯稻抗性强于粳稻,粳稻强于籼稻,常规稻强于杂交稻,窄叶品种比阔叶品种抗病。
5 防治方法
5.1加强检疫工作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国内检疫对象。在无病区,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以控制病害的传播和蔓延。尤其是在条件下,农资经营放开,种子经营流动性大,这项工作显得更加重要。
5.2选用抗病良种
不同品种的感病和损失程度不同。目前我市水稻种植以籼稻品种为多,而籼稻品种绝大多数感病,以籼优系和威优系的组合为重,D优组合较抗病,同时要扩大粳稻的种植范围,因为粳稻通常较抗病。
5.3培育无病壮秧
选用无病种子,培育无病壮秧,选择背风向阳、地势较高、排灌方便、远离屋边场地和牛栏、上年未发病的田块育秧。先将种子清水预浸 12h,再用 85%强氯精300~500倍液浸种12h后,捞起洗净催芽播种。老病区中晚稻秧苗三叶期和移栽前3~5d各喷1次强氯精,整平秧田,湿润育秧,严防深水淹苗。
5.4严格处理病草
要烧掉病草,如不能烧掉的,应在草堆周围开沟并撒施石灰,以防病菌随水传入稻田;病草不要撒入秧田或还田,不用病草催芽、盖秧、扎秧根。
5.5大田防治
当田间出现发病中心或病区台风暴雨后立即喷药,用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1 500~1 875g/hm
2,或90%稻双净1 875g/hm
2,或1 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 150g/hm
2,或高锰酸钾 75g/hm
2加适量食盐对水750kg/hm
2喷雾;也可用 50%代森铵500~600倍液喷雾防治。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5.6加强肥水
做到排灌分开,浅水勤灌,适时晒田,严防深灌、串灌、漫灌,要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避免氮肥施用过迟、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