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新陆早33号棉花高产栽培技术(2)

2014-06-23 01:09
导读:3.4田间 播后及时查种、查膜、查墒、查带;发现问题及时补种、补膜、补带、补墒。要及时安装和连接田间的支管、毛管,做好绑扎、固定工作,及早滴

  3.4田间
  播后及时查种、查膜、查墒、查带;发现问题及时补种、补膜、补带、补墒。要及时安装和连接田间的支管、毛管,做好绑扎、固定工作,及早滴水补墒出苗,滴水225m3/hm2。播后遇雨要及时破除板结。清除余苗,1片真叶时及时清除余苗,2片真叶时结束清余苗工作。该品种由于株型紧凑,I式果枝,适宜密植,一般留苗密度在21~24万株/hm2,但留苗要匀,不要留双株。播后及时中耕,疏松土壤,提高地温,促进棉苗根系发育。
  3.5水肥运筹
  新陆早33号全生育期滴水8~9次,滴水量5 250m3/hm2,一般8~10d为1个滴灌周期。从6月初开始滴水,坚持一水一肥,全生育期施肥2 700kg/hm2,N∶P∶K=1∶0.45∶0.15。磷肥和20%氮肥作基肥,其余肥料随水滴施,6月上旬至8月上旬随水滴施尿素每次75~120kg/hm2,在花铃期增施磷酸二氢钾每次15~30kg/hm2。6月底前每次滴水量300m3/hm2,7月至8月上旬每次滴水量600~675m3/hm2,8月中下旬至9月初滴水量450m3/hm2,9月5日左右停水。
  3.6适时化调、打顶
  化学调控是塑造棉花理想株型的主要手段。新陆早33号前期生长稳健,现蕾后生长发育加快,一直持续到生育中期,因此在4叶前要轻控,用缩节胺7.5~12.0g/hm2,7~9叶用缩节胺18.0~22.5g/hm2,9~12叶用缩节胺30.0~37.5g/hm2,打顶后3d及时封控,用缩节胺75~120g/hm2。若1次封控效果不好,也可进行2次封控,用缩节胺150g/hm2。总之化调要看苗(日生长量、红茎比等)、看地(土壤墒情)、看天(温度)灵活掌握。新陆早33号适宜密植,由于群体密度大,所以要早打顶,一般在7月5日前完成打顶工作,将株高控制在60~65cm,果枝台数135~150万台/hm2(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3.7病虫害防治
  2008年虫害发生较重,棉蚜、棉叶螨、棉铃虫大面积发生,在棉叶螨的防治上要做到早、早发现、早防治。首先加强棉田调查的力度,严密监测棉叶螨的发展动向,发现中心株或零星的叶螨,插好标记,之后及时进行人工点片挑治,按照“围点打圆、围圆打圈、为圈打片”的方法进行防治,严格控制棉叶螨进一步扩散蔓延。当点片发生棉叶螨时,及时采用拖拉式喷机防治,用水量1 200~1 500kg/hm2,采用专性杀螨剂即20%三氯杀螨醇乳油800~1 000倍液;57%奥美特乳油1 500~2 000倍液,喷雾均匀,雾化良好,喷雾后调查,防治效果在90%以上,以确保将棉叶螨控制在零星点片状态。防治棉蚜首先要消灭越冬蚜源,用铁灭克对室内花卉埋施,防止花卉上棉蚜迁入棉田,对温室大棚内的蔬菜采用喷雾或熏蒸法及早防治。田间要早调查,当棉田发生面积较大时可采用化防,用对天敌杀伤较小的啶虫脒150g/hm2,对水1 050~1 200kg;或赛丹600~750g/hm2,对水1 050~1 200 kg,并且要用双层喷头喷洒防治。近几年加压滴灌面积越来越大,95%的棉花都是加压滴灌,秋耕冬灌面积很小,棉铃虫发生逐渐加重。棉铃虫防治要加强预测预报,以、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实行秋耕冬灌,铲耕除蛹降低越冬基数;在棉铃虫羽化期进行杨枝把诱蛾、糖浆盆诱蛾、频振式杀虫灯等诱杀成虫。挖蛹捉虫,在棉铃虫化蛹高峰期发动群众挖蛹、捉虫。化学防治在3龄前进行,用赛丹1.80~2.25kg/hm2,或美除600~900g/hm2,或科云NPV 30g/hm2防治。
  
  参考文献
  [1] 李保成,李生秀,马小梅,等.新陆早33号生育规律及栽培技术[J].中国棉花,2007(5):37-38.
  [2] 李保成,李生秀,肖光顺,等.棉花新品种新陆早33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7(10):81.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上一篇:浅谈棉花花铃期的田间管理技术 下一篇:没有了